在长坂桥的还有曹仁、李典、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大将。这些大将之所以没有大战张飞,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第一,曹营众将和曹操都被张飞的"三声大喝"吓着了
《三国演义》:手持丈八蛇矛,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大骂曹操听真:"今有你三爷在此,尔或攻或战,或争或斗,或进或退。尔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倒退;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将当阳桥折断!
于是,这曹军的众将领就被张飞的这几声吓得不敢上前了。
第二,曹营众将怕再一次中了诸葛亮的计策
在诸葛亮初出茅庐后,曹营众将就多次中计。如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将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烧得不知道东南西北,大败逃回许都,诸葛亮火烧新野,使曹仁、许褚等将损失惨重。总之,曹营诸多战将,被诸葛亮烧怕了,怕在长坂桥再一次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被再烧一遍,于是在长坂桥等待曹操到来,再决定是战是守。
第三,张飞所处位置,正占天时地利
张飞在桥上养精蓄锐,等待曹军的时候,正是曹军和赵云交锋之时。曹军一日一夜奔袭三百里,本就体力消耗太大。在刚追上刘备的时候,尚可以一鼓作气,打败刘备。
可是,一旦打败了刘备,剩下的时间,曹军四处掳掠,抢夺战利品,各个都没有了战心。几下加起来,士气此消彼长,曹营的将士已经不是张飞的对手。此时张飞占了天时。
再说地利。张飞站在桥上,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曹营将士要和张飞交手,只能一个一个的上。曹营的这些猛将们,体力、马力都消耗太大,否则也不会让赵云在曹营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现在要和张飞交手,很可能连平时的一半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第四,是当时大局已定,没有人愿意再去甘冒危险
当阳这一仗,曹军发挥自己的专长,一路奔袭,打垮了刘备的主力军,打破了刘备占领江陵的企图。刘备只得改变方向,去投奔夏口的刘琦。
可以说这一仗,曹军是大获全胜。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天下已经大局已定。不出意外的话,刘备下一步不是逃就是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猛将不想在胜利前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