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既生瑜何生亮",却不知后半句,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2020-01-15     闲读神话

不管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以及野史,周瑜这个人物让很多人口舌,说他是白面儒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他是斥刹疆场的将军,赤壁之战一战成名;说他是勾心斗角的小人;说他嫉妒孔明之才,多次陷害;说他心胸狭窄,最后被孔明气死。

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与史实记载的历史多数时候并不完全相符,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在史书的记载中,真正的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在东吴打破曹军的一些兵力部署和进攻要点,也是周瑜敲定的主意,赤壁之战与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大。

首先周瑜早年就跟着孙策一起去起义,在军营中有着不错的地位。再加上周瑜本身的才华,深得孙策的信任和重要。最重要的是,周瑜不仅仅是有才华,而且长相英俊十分清秀,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

但是很多人都讨厌他,他因为说过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有些人觉得他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俩最有名的事情就是赤壁之战,他们的合作让曹操的军队水土不服发生了瘟疫,这才获胜。如果强攻,当时的魏国非常强大,以魏国和蜀国任意一国的力量都不能将曹操打败,所以他们选择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魏。

赤壁之战之前,面对曹操来势汹汹的几十万大军,很多吴国的官员觉得投降是最优解,硬和曹操火拼只会白白损失军队和钱财。诸葛亮当时以刘备使者的身份出使吴国,他听到这种软骨头言论十分反感,于是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成就了一个美名。

但诸葛亮一个外来使者,即便舌头再灵光也左右不了吴国的生死国策,这时候站出来支持诸葛亮反对投降的,就是周瑜。周瑜当时是吴国大都督,他力排众议坚持和曹操对抗到底,而且还接受诸葛亮结盟的要求,可以说吴国蜀国两家三十年的同盟关系,最初是诸葛亮和周瑜达成的。

周瑜早就已经知道诸葛亮的大才,自己心里面虽然不喜欢他,更多的是无奈而不是嫉妒。而且整个江东早期是孙策和周瑜打下来的,周瑜深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他一直希望诸葛亮能为东吴效力,而不是跟着刘备;但诸葛亮就只认定刘备,而且周瑜当时已经病危,知道无力回天后感叹。

周瑜临死前,在"既生瑜,何生亮"后面又加了一句,充分体现了周瑜宽广的胸襟,这句话就是"君未归,孤何安",周瑜多次劝说诸葛亮归顺东吴,甚至可以让出自己的位置,周瑜多次向孙权举荐诸葛亮,表达出了他的宽广胸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wG9tm8BUQOea5Owq64S.html












唐太宗李豫

2020-02-01







爱哭鬼李世民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