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智慧真是让后人钦佩,这样的人都经历过什么?

2020-04-02     闲读神话

三顾茅庐请的便是诸葛亮。

他手持蒲扇,深谋远虑,他智慧与才华并存,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曹叡幼年时,长相俊秀,天资聪颖,尤为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很强,"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曹操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子十分喜爱,多次说过:"我基于尔三世矣",对曹叡寄予厚望,认为他必定能成为魏国的合格掌门人。每逢大型宴会或者典礼,曹操总是让曹叡陪伴身边,有意对他加以历练。

曹叡为了实现自己独揽朝政、而又不违背父亲遗命,非常巧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他以吴蜀边防吃紧为由,先后把司马懿、曹真、曹休调到边关,让他们到地方上担任封疆大吏,京城里只留下一个唯唯诺诺的文官陈群。

这样一来,曹叡就可以挥洒自如,按照自己的心愿意志处理国事,从此牢牢把魏国大权操之在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智略。司马懿虽然满腹野心,但在这个机敏干练的曹叡面前却无所施展,只能老老实实被曹叡操控在股掌之间。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使得刘禅对诸葛亮产生猜忌之心,二是离间诸葛亮与蜀国军民的关系,打击贬损诸葛亮的威望,激起蜀汉百姓对诸葛亮的不满与怨恨。但曹叡同样享年不永,年仅36岁就病死,未能实现他一统河山的夙愿。

为什么请诸葛亮出山要三顾茅庐呢?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年仅27岁,不久前刚在水镜先生那里结业,水镜先生感叹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为他取了"卧龙"这个称号。郭嘉正在为曹操运筹帷幄时诸葛亮只是一个学生,而且他们一个在中原、另外一个在荆州,两人都不认识,何来忌惮一说?

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所以他们也从未有过交手记录。曹操经历赤壁战败时很后悔地和周边人说,假如郭嘉在的话,我肯定不会输得这么惨。赤壁之战是诸葛亮策划的,曹操身为当事人领略过郭嘉和诸葛亮的能耐,说这么一句也变相的承认郭嘉的能力不输于诸葛亮。

在《出师表》的字里行间里,我们更能看到,诸葛亮对先帝刘备充满恭敬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恩情。但是,除了自谦的原因外,诸葛亮真的是一介布衣?那就要从他未出世前的家世说起了。

汉朝是一个特别讲究出身,门阀林立的朝代,虽说诸葛亮身处东汉末期,这种观念却早已根深蒂固。诸葛亮的家庭为是官宦之家,算不上名门望族,也不算是富贵门第,但更不是布衣之家。


诸葛亮的故事告诉后人一个道理:当你壮志未酬、尚未施展抱负时,一定要修身养性,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知行合一,蓄势待发。待时机成熟,就是自己璀璨一生的开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xKWTHEBfwtFQPkd8KrN.html












唐太宗李豫

2020-02-01







爱哭鬼李世民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