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什么有的成了慢性胃炎、有的成了胃癌?

2020-06-02     壹生

原标题: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什么有的成了慢性胃炎、有的成了胃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多种结局,包括:
•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MALT淋巴瘤
•胃癌
•胃外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

患者Hp感染后到底会发生何种结局,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结局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难以予测,可能与Hp在胃内感染的部位、Hp的毒力、患者的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一、Hp在胃内分布

Hp感染后在胃内大多呈局灶性、多灶性分布,而不是弥漫性的分布。

现已证实Hp感染后100%会诱发慢性胃炎,并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

Hp在胃内感染的部位不同,引起的慢性胃炎在胃内的分布部位就会不同。胃炎可分为:以胃窦为主的胃炎、以胃体为主的胃炎、全胃胃炎。不同类型的胃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胃酸分泌的变化,胃酸增高、不变、还是降低,而胃酸分泌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p感染后的结局。

胃酸是由胃底、胃体的壁细胞分泌,若Hp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底、胃体时,胃底、胃体局部慢性炎症严重,壁细胞受损,数量减少,胃酸分泌就会减少,胃癌发生风险增加。

当胃窦感染为主时,以胃窦的慢性炎症为重,通过炎症介质会刺激胃底、胃体的壁细胞分泌胃酸,胃酸分泌就会增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风险增加。

Hp感染后大多引起轻度全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大多无明显变化,只引起单纯慢性胃炎。

但Hp感染后发生何种胃炎的决定因素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Hp菌株的毒力因子有关。

二、Hp菌株的毒力因子

Hp有许多毒力因子,其中CagA、VacA、iceA、oipA、尿素酶、babA2、hrgA、dupA、picA、picB皆为重要的毒力因子,决定了Hp的许多致病特点,是Hp感染后表现不同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研究发现,cag A阳性和空泡毒素表达强的Hp菌株为高毒菌株,反之则为Hp低毒菌株。

Hp高毒菌株,与胃十二指肠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要比低毒菌株感染者高。Hp低毒菌株,毒力较低,感染后大多只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

虽然目前有方法检测不同毒力的Hp菌株,I型 Hp菌株,细胞毒素CagA 阳性,为高毒菌株;Ⅱ型Hp菌株,细胞毒素CagA 阴性,为低毒菌株,但目前尚不十分准确,而且Hp感染后的结局不只是与Hp的毒力有关,也不只是与CagA毒素有关,还与其它多种因素有关,但即使Hp低毒菌株也有可能发生胃癌的,只不过风险比高毒菌株低一些而已。

三、遗传因素

患者的遗传因素也是影响Hp感染后结局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中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

例如,患者Hp感染后产生白介素-1,白介素-1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影响Hp在胃内定植部位。

白介素-1多,胃酸分泌少,Hp在胃体定植,引起胃体为主胃炎;白介素-1少,则胃酸分泌多,Hp主要在胃窦定植,引起胃窦为主胃炎。

Hp感染后患者产生白介素-1的多少是由白介素-1B基因多态性决定的,而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四、环境因素

高盐饮食、吸烟等这些因素会促进胃体胃炎发生,增高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这就是影响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

总之,Hp感染后会发生何种疾病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Hp毒力因子、Hp感染部位、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且,今天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以后就会演变成萎缩/肠化生、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因此,强调所有Hp感染者都要根除Hp,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9Jmc3IBfGB4SiUwEV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