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自己的能力?别人的话能信吗?

2019-07-28   哄小七的后花园

你的能力,你知道的!

肖肖跟朋友蓝蓝抱怨“我明明是最有人际沟通能力的,为什么一遇到重大的客户,老板从来都不让我去接待!凭什么啊!”

蓝蓝有点惊讶,问“你怎么知道你有人际沟通能力的?你最擅长的是这个?”

肖肖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那当然啦,所有人都这样说!”

“别人说的就是真实的你吗?还是并没有发现你的什么能力,只是因为你的工作才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一定具有这样的能力?”

“因为我做销售,所以都认为我有这样的能力?”肖肖有些迟疑。

“是的”,蓝蓝看到肖肖的困惑,不得不戳破他的幻想,“如果真要证明你有销售能力,那就说说你的业绩吧。这半年来,你的销售业绩在单位同事中是什么水平?”

“我……我才刚进单位半年,还得慢慢来呀。”肖肖有些明白了,“难道我并不擅长做销售吗?我并不具有人际沟通能力吗?”

“你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了。”蓝蓝继续扎心。

“那我具有什么能力呢?”肖肖一时间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

“如果说,老板准备给你加薪,但是前提是,你要先从外面给单位招一个人进来,把他培训成跟你一样,你能做到吗?”

“没问题啊。”

“那你要教给他哪些技能呢?”

肖肖陆陆续续地说了一些,蓝蓝都记下来,最后指着这些说,“这些不就是你所具备的能力吗?”

肖肖一时睁大了眼睛,这些……不都是我自己说的吗?

“是啊,你自己说的才有说服力呀。你能教给别人的,才是你真正自己具备的。而你同时又站在老板的角度,说明了这个工作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比较客观地说明了你还应该好好学习的能力。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也应该明白了吧?”

肖肖仔细回味了一下,说“别人对我的评价是有偏差的,我也是有能力的,只是不适合做销售而已,不过如果我愿意继续做下去,那就要拿出点成绩来才行。或者,根据我的优势能力,重新寻找最需要我的优势能力的单位,在那里去发光发热?”

“这就对了。”蓝蓝舒了口气。

为什么人会评估错自己的认知能力?

马华兴在《思维破局》中指出三种可能性。

一是选择错误参照物。人通过学习,工作能力一定是逐步增长的,但是人的感觉并非如此,而是跌宕起伏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自我评估不是根据学会能力的多少来判断,而是各种外界方面的评论,以及自己内心莫名其妙的自信与自卑。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工作能力上会与同时期进入单位的同事进行比较,这是比较合适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同事的工作经历等情况,不要死死地比较,也要注意情绪,以免伤了情分。

一是错误看待平台溢价。高出自己能力的平台会给自身带来价值,有时候,员工会把这个价值看做是自己能力的价值,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一点我觉得还挺重要,因为高估自己总是会失望的,所以要冷静。

平台的溢价要放在心里,虽然别人会这样高看你,但是你自己心里是应该有数的。比如说有人曾经在高中任教,现在准备到初中做老师,这样来看,外人会觉得你大材小用了,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有数你是什么水平。

三是他人对你的评价所带来的困惑。像前面所举的例子即是如此。外人看到肖肖的工作,便认为肖肖具有这个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事实上,肖肖才入职半年,他还没弄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便把外人的评价听在了心理,导致错误认知自己的能力。

真的要通过别人了解自己的能力的话,应该让这个行业的专家来描述你所具备的能力,再做判断。

别人对你的评价,你要分析是什么人作出的评价,他的侧重点是否是你所看重的,他人的评价是否会因为关系而失实,这些其实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呢?

一用作品。你有能力,那就作出成绩啊,我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工作是要做事的,你所做的事获得了怎样的反馈,这就是成绩,就是作品。前面中的肖肖,作为销售人员,那就看他的销售业绩,占据了单位的多少百分比,作为教师,那就看他所带的班级成绩在整个年级中排多少名次(现在不允许公布成绩了),或者做个调查,有多少学生喜欢上的课,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二是用木桶原理系统化评估自己的能力。木桶原理,我们都听说过,一桶水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木板,这是最初的木桶原理。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衍生版本。

最新的木桶原理,包含三个要素,长板,短板,桶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尽力去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扰乱了大局。就算优势和劣势我们都顾及到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桶底。我们不能没有一个厚实的桶底,否则长板短板都是白搭。这个桶底就算不管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没有基本能力,我们任何工作都无法展开,优势也无法施展。

在保证桶底的厚实之后,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长板,刚刚说过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那么长板和短板如何相互搭配才能发挥到极致呢?桶里的水的多少就是我们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多少,发挥的好,水就多,而搭配的好,就看单位的要求是如何的,单位的要求刚好对应了我的长板和短板,使得桶里的水达到最多,这就是说,在这家单位的要求下,我的长板和短板搭配到了极致,桶也达到了他最好的状态。

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的能力都是不均衡的,那么评估我们的自身能力,一是看内在,我们的能力水平可否用作品来说话,二是看外在,我们是否找到了适合我们发展的单位,来让我们施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