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由于大气污染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而在面对治疗时,因为治疗方法太多,使人们很难做出选择。现有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和手术,那么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
其实从治疗范围来区分的话,肺癌的治疗可以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2种方法。局部治疗即对肿瘤和其周边组织进行治疗,其方法有放疗和手术治疗;全身治疗是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送至全身发挥其作用的治疗,其治疗方法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面对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位列前列,具体的治疗选择应该是怎么的呢?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癌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它对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
化疗药物就像炸弹轰炸,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尤其是杀伤人体中生长发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组织细胞等,而这些细胞和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癌症就可能迅速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化疗是它们的克星,由于化疗是列差别的对癌细胞进行杀伤,所以患者通过治疗后会出现,脱发、呕吐、痛苦、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化疗治疗呢?
年老体弱的晚期患者:
这类患者身体极为虚弱,身体脏器功能差,勉强化疗会让身体更虚弱,倒不如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等,延长生命周期。
肝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
化疗药物对肝脏有毒副作用,易造成肝损伤,有可能导致肝衰竭,致死率较高。
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癌症:
比如肾癌、黑色素瘤、肝癌、胃肠道间质瘤、高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等,这些癌症化疗不是首选。
血细胞明显减少的癌症患者:
患者在做了几次化疗后,往往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的现象,这个时候,大夫也不会建议患者继续化疗,而是建议其通过服用其他药物或者食疗升高血细胞。冒险进行下一次化疗,会导致感染,出血的风险增加,有生命危险。
肿瘤细胞表面会有一些发生了变异的标记蛋白或基因片段,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上述致癌位点,又称靶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逐渐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比较于化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比较精准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先要给肿瘤进行定位,给癌细胞做好标注,然后对这些靶点进行狠狠的打击,就不像化疗那样无差别攻击,便得一些无辜的细胞得以幸免。
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目前仅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可以考虑进行靶向治疗。由于小细胞肺癌病人一向不能用,就算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需要完成基因检测才能确定是否可以通过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的缺点:
免疫治疗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是,免疫治疗针对的靶标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非常高,因此在治疗前需要通过检测生物标记物来预测哪些患者会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目前可用的肺癌生物标记物包括:
PD-L1:最常用,如检测结果显示其蛋白表达越高,则免疫治疗的效果会越好
肿瘤突变负荷(TMB):TMB越高,免疫疗法的效果会越好。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均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刺激血管生成作用较强的细胞因子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整个过程。换而言之,肿瘤细胞就是野蛮生长的正常细胞。
所以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能使VEGF失去活性,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抑制其生长。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成为肺癌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可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使用,从而延长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看了这么多的肺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来进行治疗,否则盲目选择方法,一方面身体吃不消;另一方面价格问题也很让人头疼;再一方面可能效果达不到预期,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今天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