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抡棍砸断儿媳手臂,男人愚孝凉了妻子的心

2019-09-30     禾田飞歌

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文 | 禾田飞歌 图 | 网络(如侵必删)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妻子还有一个名称叫新娘。你想,你娶一个新的娘回来,和你原来那个娘能没有矛盾吗?”

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其实充分说明了婆媳矛盾的实质,真是太形象了。

一个是妻子,一个是亲娘,都是因为对一个男人的爱有缘聚在一起,因为婚姻彼此成为家人。

虽同样是爱,但这两份爱有着本质的区别。

妻子对丈夫的爱,是一种男女情爱,因为相互的吸引而走到一起,但两人之间并没有撕扯不开的缘份。当爱情消失,曾经相爱的人便会形同陌路,甚至成为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血缘之爱,有着血肉的联系,是怎么也撕扯不开的情感。从孩子在母亲体内孕育的那一刻起,母亲对孩子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但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那是生生从母亲身上掉下的肉,母亲是疼到骨髓里的。在母亲看来,自己的一切属于孩子,孩子的一切也应该属于她。

当一个女人因为爱情来到儿子身边时,很多母亲是失落的,她的被需要感在减弱,当她看到以前围绕膝下的儿子,开始围着另一个女人转时,母亲会感觉儿子一天天在远离她。

这种失落感每个母亲都会有。有的母亲会主动调整这种失落感,她知道,今后,将是另一个女人陪伴儿子。她自己再有多想与儿子在一起,但终究陪伴不了一生。她会渐渐后退,远远地看着儿子,只要他需要,自己随时可以上前提供帮助。只要他幸福,自己也很幸福。如果媳妇碰到这样的婆婆是幸福的。

但大多数母亲都做不到只远远注视着儿子,她要参与到儿子的生活中,就象从前一样,她要管理儿子的生活,管理儿子的家。她对外来的媳妇始终不能信任和放心,始终不能把她当家人一样对待,甚至有的婆婆对媳妇怀有莫名的敌意。

这种情况下,如果儿子持身公正、是非明确,善于调解,婆媳关系就会处于平等状态;如果儿子只偏向自己的母亲,那势必就会产生很深的婆媳矛盾,进而影响儿子的夫妻感情和婚姻质量。

所以啊,每一个母亲都应该知道一句话: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当儿子大了成家了,就要放手了,他有自己的家庭,你不是儿子家庭的女主人,媳妇才是。如果再插手儿子的生活,甚至嫉妒儿子对媳妇的感情,那就是在人为制造婆媳和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婚姻。你要与儿子的生活保持距离,你们之间要亲密有间、亲疏有度、互不干涉。

今天再次谈到婆媳关系,是因为读者李先生的私信。私信中,满是对妻子的悔恨和歉意。他们已经分开半年了,这半年来他打电话、发微信,妻子就是不回;想去岳父母家看孩子,也吃闭门羹。岳母让他暂时别过来了,来了也没用,等晓瑛(他妻子化名)考虑好了,会给他一个答复的。

他与妻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妻子如此心寒,连孩子面都不让他见。但从妻子半年时间也没有向他提出离婚来看,李先生又抱有一线希望。

李先生是某二线城市师范大学的老师。五年前,经同事介绍,认识了从省城某大学借调过来的老师于晓瑛。虽然没有那种一见心动的激情,但因两人年龄相仿,兴趣大致相同,很谈得来,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交往过程中,两人加深了了解,彼此越来越合拍,顺理成章便议起结婚之事。

于晓瑛父母对李先生比较满意,年纪轻轻就是副教授了。本人朴实上进,稳重踏实。只是在谈到李先生家境时,晓瑛母亲的脸色不是太好,对他们的婚事没有及时表态。

李先生家在乡下,父亲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和一个哥哥,哥哥目前还单身。他父亲去世时,只有李先生还未成人,母亲将他带在身边,哥哥就在县城里找点零活干,供他上大学。

晓瑛母亲反对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先生的家境。她认为,一般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自己有了点成就之后,就会报答家庭的付出。她怕两家家境和精神层次上的差异,让女儿受委屈。

得知准岳母的担心,李先生再三保证,母亲在家乡有房子,不会来打扰他们的生活。

而于晓瑛呢,对李先生越来越情重。晓瑛母亲也不会再干涉。

第二年五一节,李先生和于晓瑛结婚了。在婚礼上,从乡下赶来的婆婆穿着朴素但很整洁,拉着晓瑛的手说:“好孩子,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我只有两个儿子,没有闺女,你嫁过来,既是我的儿媳,也是我的闺女。我们好好过日子。”

只有小学文化的婆婆,把大学老师于晓瑛感动得流泪。

甜蜜的日子过了没几个月,李先生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想进城看看他们。晓瑛觉得婆婆想来看儿子媳妇,是很正常的事。只是他们的住处很小,住三个人非常拥挤,就想把学校临时给她安排的单身宿舍收拾一下,让婆婆去住。

但婆婆不愿意,说都是一家人,挤挤没关系的,再说自己住两天就走了,不用那么费事儿。

李先生就去买了一张钢丝床,靠着大床边放,三人就挤住在一间房子里。

连住了一个月,也不见婆婆提出要回去。相反,婆婆决定留下来,说她看到他们太忙了,自己回家也没什么事,想帮帮他们。

这一个月三人同居的生活,晓瑛已经过得很不开心了,现在婆婆不走了,晓瑛当时脸色就沉了下来。李先生自己也觉得婆婆留下来有诸多的不便,但他也没有拒绝母亲,而是说服晓瑛同意。

婆婆虽然留下来了,但对晓瑛有些不满,她觉得这是儿子的家,她留与不留不应该看媳妇脸色,更不需要儿子与媳妇商量。

就这样疙疙瘩瘩地挨到了春节。初一一大早,两人开车去给晓瑛父母拜年。晓瑛母亲看到女儿瘦了一大圈,很心疼。做了很多好吃的菜给晓瑛吃。但在自己家,婆婆顿顿都做面食,晓瑛根本吃不惯。

回到家后,李先生要求母亲不要顿顿做面食,自己也想换点花样吃。婆婆一听就不高兴了,儿子是喜欢吃面食的,但去了一趟岳父母家就改了胃口,她怀疑是晓瑛背后捣鬼。

从那以后,婆媳间的关系就很别扭。无论她说什么话,婆婆要么曲解,要么根本不听。但凡出了一点问题,婆婆总是先向李先生告状。

这个时候,丈夫的态度很关键,它决定了婆媳矛盾的恶化与和谐。但在这一点上,李先生做出了让晓瑛失望的举动。无论任何事情,李先生都站在母亲这一边,一味地让晓瑛忍让。

正是因为李先生事事向着母亲,让婆婆明白儿子是维护自己的。婆婆对晓瑛的态度有恃无恐。以前有什么怨气还藏着掖着,现在直接表现在脸上。晓瑛的地位越来越低。

后来,晓瑛怀孕了。李先生很高兴,对晓瑛也很在意和关照。但婆婆却不高兴了,她认为是晓瑛肚子里的孩子分散了李先生对她的关注,便开始各种作妖了。

有一段时间,晓瑛发现家里的地面上经常有水,还有油,好几次自己都差点摔倒,捧着肚子吓得脸苍白。

有一段时间,婆婆又莫名其妙爱上了唱京戏,天天深更半夜地在家里哼哼。还是邻居来敲门,才没有再唱下去。

晓瑛母亲过来看到怀孕中的晓瑛还是那么瘦,很心疼,就让晓瑛回娘家待产。

婆婆更不高兴了,因为晓瑛回了娘家,她儿子也跟着住了过去,只留她一人住在晓瑛的单身宿舍里,时不时就给儿子打电话,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非把儿子叫回家不可。

儿子出生后,婆婆非常高兴,非让晓瑛回自己家坐月子,由她来照顾。晓瑛父母不好说什么,就让晓瑛跟婆婆回家了。

结果回到家,婆婆说自己头晕,带不了孩子,也做不了饭。晓瑛只好自己下床做饭吃。等李先生回家后,婆婆就说晓瑛的坏话,说晓瑛不吃她做的饭,非要自己做饭,好象自己要毒害她一样;孩子也不让她碰,明明她是孩子的亲奶奶呀。

李先生还是站在母亲一边,指责晓瑛太小肚鸡肠。晓瑛委屈得直掉眼泪。

因为婆婆从中挑拨,李先生又极度孝顺,他们的夫妻关系越来越差,李先生甚至开始对晓瑛动手。

晓瑛在一次挨打之后,连夜开车回了娘家。第二天一大早,李先生上门道歉,说尽了好话,并写下了保证书,晓瑛才跟他回了家。但两人的关系因为婆婆的存在,变得不再亲密,李先生也总是心事重重。

婆婆看到儿子不开心,总认为是晓瑛的责任,就想把晓瑛撵出家门。

机会来了,李先生出差了。那天,晓瑛把孩子送回娘家,在家复习备考职称考试。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婆婆拿着一根木棍,足有一米长,横在身前。

看到晓瑛,冲着晓瑛大叫:“于晓瑛,我要跟你算总账。我儿子跟你结婚,真是瞎了眼,你有什么好的,还让我儿子向你道歉,给你写保证书,凭什么呀?我儿子堂堂博士,你算老几呀?你压迫我儿子,你让我儿子不开心。我就让你不开心,你给我滚。”

说完,抡起棍子就砸。晓瑛现在住的房子是父母出钱买的,装修好后,李先生和晓瑛就搬过来了。

看到被婆婆砸得乱七八糟的家,晓瑛伸手去阻拦,被婆婆一棍子砸在晓瑛手臂上,只听得“喀嚓”一声,骨头断了。晓瑛疼得倒在地上。婆婆砸得正兴起,连抡了几棍子砸在晓瑛身上。

听到呼救声,邻居打了110,警察赶来才将已经疯狂的婆婆制服。晓瑛已经疼得晕了过去。

后面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即使李先生跪在岳母门前,晓瑛也不再见李先生,不让他见儿子。

李先生说,他现在非常非常后悔,他从来不知道对母亲的孝顺,到头来伤害了妻子。他不敢奢望能求得晓瑛的原谅,只希望晓瑛能见她一面,诚恳地向她道歉,不管晓瑛如何发落,他不会有半句怨言。

唉!真是愚孝害死人呀!想想就后怕,万一那个疯婆子失手了呢?

婆媳矛盾实质都是因为爱,但爱应该有分寸。本故事中的婆婆对李先生的爱几近于偏执,她不允许李先生只爱妻子一人,也不允许任何人分走儿子对她的依赖;李先生是非不分,到目前为止,他还认为对母亲只是孝顺,并未意识到他的孝顺,只是愚孝而已,是一种病态的孝顺。愚孝的后果是唯唯诺诺、懦弱无担当,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无法给身边人安全感,让妻子的爱越来越卑微。

到现在不知道晓瑛是怎么想的。但李先生的态度绝对是这桩婆媳矛盾的关键,如果想让婚姻继续,他必须切断母亲与妻子的联系,让他们永不再见面,否则,这桩婚姻终会不保。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觉得于晓瑛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wASQm8BMH2_cNUgOx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