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 原创文章
1、
家,是什么?
是血肉相连,是唇齿相依,是相亲相爱,是亲密无间,是和睦相处,是密切合作,是其乐融融,是热气腾腾。
这是我们对家最质朴的向往。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离心离德、分崩离析的家庭,真是各有各的原因。
有时候,爱,也会使一个家庭陷入不幸福的漩涡中。因为不平等的偏爱,往往会使家人的心态失衡,产生出不应该产生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中国家庭中经常出现,因为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和家族繁衍的传统,让儿子在家庭中得到了更多的偏爱。
我朋友晓娜就一直认为这种传统思想不会存在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公务员,晓娜自小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乖女儿,倒是她哥哥经常被父母责骂。
但是等晓娜成年远嫁之后,她才明白,责骂并不是嫌弃,而是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为那是儿子,是传承血脉的人,所以父母把他们所有的财产都传给了孙子,也就是晓娜的侄子。
亲戚们都跟晓娜开玩笑,说她失宠了。
晓娜说,其实她内心是有落差的。但她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毕竟她已远嫁,父母面前无法尽孝,有儿子孙子在近前照顾,所有财产都给他们也无妨,只要他们真的能善待父母。
你看,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女儿与儿子,一个占据了所有家庭财产,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应有的权利被剥夺,却不争不抢。
晓娜说,她不争不抢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凭自己的能力,也能过得很好,不需要外力的支持。但是她也相信,如果她生活得拮据困难,父母也不会放任不管。
但是,有的家庭就不一样了,对儿子的偏爱、对女儿的漠视,真的让女儿心寒。
赵俊奇(化名)的妻子、湖北姑娘王妮(化名)面对偏心的父亲,就不那么淡定了。因为只要父亲稍稍给她一点点支持,她的生意就会很快好起来。可是父亲不愿意。赵俊奇也为妻子叫屈。
2、
赵俊奇和王妮是大学同学,大二的时候就好上了。大学毕业之后,两人一起在赵俊奇老家上班。但王妮父亲看不上赵俊奇,嫌他家条件不好,不想女儿跟着他吃苦。
无奈王妮意外怀孕,王妮父亲才不得不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两人奉子成婚,王妮的父亲对赵俊奇更加没有好感。
为了讨好岳父,赵俊奇经常给岳父买衣服,给他充话费,工作上也很拼命,希望能多挣些钱,给王妮好的生活,也让岳父高看自己一眼。
参加工作这么些年,工资总是赶不上开销,再加上孩子渐渐长大,需要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王妮有些不甘心为老板打工,挣这点死工资,就与赵俊奇商量,想自己去创业。
大学时候,王妮曾在一家鸭脖连锁店里打过工,做过学徒,偷师学艺,掌握了做鸭脖的秘方,两人准备开一家鸭脖店。
在选址时,考虑到赵俊奇老家城市小,人流量不大,王妮建议回自己老家武汉,在省城,生意应该会好做一些。
两人说干就干,一点都没有犹豫,就在省城租下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前店后“厂”,就这样干了起来。
在熬过前一个月的推广期之后,生意竟意外地好了起来,两人实现了当老板的梦想。看着小店生意不错,两人萌生了再开一家店的想法。
可是从小城搬到省城,刚开了店,手头还没有积攒起再开分店的资金。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机会竟然意外地摆在了眼前。
3、
赵俊奇记得那天下午,他刚给小区的买主送完鸭脖回来,就看到王妮和一个上了年纪的顾客聊得正开心。
原来那个顾客正巧从这里路过,看到他们的鸭脖店,就进来想买点吃的。
王妮抬头一看,原来是以前的邻居。两人寒暄了几句,才知道,王妮家和邻居家那一片属于政府征地范围,每家按面积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拆迁款。邻居正好要去办手续,也催着王妮让她父亲抓紧时间去办手续,据说王妮家可能要补100万左右。
赵俊奇和王妮一听,高兴坏了,资金困难问题可以解决了。
王妮喜出望外地给父亲打电话,说找他借15万,自己想再开家分店,希望父亲能帮她一把。
没想到父亲竟一口回绝了,然后说了一大堆目前他面临的困难:
“妮妮啊,现在我们家房子拆了,我们都不知道去哪里住。你弟弟刚结婚不久,我得让他们去外面租房子住。等这笔钱发下来,我得给你弟弟买房子,总不能让人家新媳妇嫁过来一直租房子住吧。至于我呢,我想了好久,要不暂时先跟你们一起住吧。等他们买了房子我就走。”
王妮听了,也很同情父亲和弟弟。赵俊奇安慰王妮说,没关系,岳父他们确实有困难,就让他先跟我们住吧。
钱没借到,还得接岳父过来一起生活。小两口紧紧巴巴腾出一间房,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买了一台电视机,让岳父在无聊的时候解解闷。开分店的钱,两口子决定另想办法。
日子在两口子的辛苦中一天天过去,要不是后来见到了小舅子,赵俊奇还在尽力地讨好岳父、孝敬岳父。
4、
赵俊奇的小舅子有时会来姐姐这里拿点鸭脖吃,赵俊奇从来没有收过他的钱。
这天,小舅子又来拿鸭脖子。赵俊奇一抬头就看见路边停了一辆崭新的豪车,连正式牌照都还没挂。新婚不久的弟媳正坐在副驾驶座上,冲着这边笑。
王妮问她弟:“你买车了?哪来的钱?”
弟弟只说了这辆车花了差不多80万,加上上牌照、落地,大概要花到90多万,就是没说钱是从哪里来的。
王妮怕弟弟乱来,回家告诉父亲。父亲支支吾吾了半天,说,钱他是给弟弟买房的。后来弟弟说,他有个朋友开了几家超市连锁很赚钱,一年可以赚好几十万,所以就拿钱去入股了。房子暂缓买,他们现在还租房住。
王妮了解弟弟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财产都挂在身上,到处显摆的人。于是王妮故意说:“他能入什么股呀?我今天都看到他买的新车了。你就惯着他。舍得给他钱去造,舍不得给我15万做生意。爸,你也太偏心了吧!”
王妮父亲恼羞成怒,对着王妮大吼:“我就给你弟了,你想怎么样?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哪有资格来分这个钱?女儿和儿子能一样吗?”
赵俊奇生气了,他拉过王妮,对岳父说:“既然你把100万拆迁款全部都给了你儿子,那你找他养老去吧,别赖在我这里了。”
王妮父亲气得想打赵俊奇,赵俊奇躲开了。岳父吼道:“你一个外人管得着吗?钱是我的,我想给谁就给谁。”
赵俊奇收拾好岳父的行李,丢到了门外。岳父在门外骂他们两人是白眼狼,然后背上行李找他儿子去了。
没想到过了不到一周,王妮父亲给王妮打电话,说儿子的房东要把房子收回去,儿媳又不愿意和他一起住,把他轰出来了,他想继续住在王妮这里。
王妮一听就哭了,但嘴上还是说:“你去找你儿子把钱要回来,把我该得的那一份给我,否则,我们法庭上见,我也不会再管你。”
5、
我曾经听在基层工作的朋友说过,地方越小,地方越穷,拆迁款基本都没有女儿的份儿。这个观念根深蒂固,甚至有些基层工作人员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如果闹上法庭,基本是一告一个准,拆迁款按法律规定,女儿无论是出嫁与否,都是有份的。
家庭财产的分配也是如此,法律没有遗忘女儿,遗忘女儿的,几乎都是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把利益给了儿子,却让女儿一起承担赡养义务,人为地在子女间制造了矛盾,造成了家庭的不和,甚至影响自己的养老。
有的儿子占了好处却并不赡养老人,女儿没有得到权利也拒绝承担义务,老人就像皮球一样,被子女踢来踢去。
家,应该是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情分,是靠相互帮助与包容的感情维系的。因为是亲人,可以有责任、可以有担当,但是付出与担当,也应该有相应的回报。不计回报的付出,一方面容易被人盘剥,另一方面也容易让自己委屈。
如果是陌生人,可以选择疏远、选择逃离,可是面对亲人,却无法斩断联系。
所以,为了家庭的和睦,父母要尽可能地维持着相对的公平,尽量不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子女受委屈。
如果父母真的做不到公平,作为子女,从今以后,只做让自己开心的事,不委屈自己的事,不再过度付出,满怀爱心,去爱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图|《都挺好》剧照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认为王妮不再接受父亲同住,做得对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