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南“四厂两库”,大山被掏空,白金制子弹底火,旧址苍凉

2019-09-29     独家档案

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鹦哥岭下的的原国营光华修配厂,是一个建于“三线”时期、生产56式步枪机枪子弹的兵工厂,在海南四厂中,它的规模最大。2019年3月,当地人大代表建议,将其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琼中县,地处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琼中是海南生态核心区,具有“海南之心、三江之源、森林王国、绿橙之乡、黎苗家园”的美称。

琼中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光华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小三线”。

海南岛没建省前是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1964年9月26日,《红色娘子军》在北京首演成功,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海南岛。然而,新中国后几十年里,海南一直被定位为“南大门国防前哨”。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脱离建省。

海南区国防军工处成立于1964年,下辖“四厂二库”,四厂是生产炸药的加工厂,对外称13号信箱;生产子弹的光华厂,对外称14号信箱;生产手榴弹的农具厂,对外称15号信箱;最后,建有生产枪支的红岛厂。二库是库存汽车、枪炮、军服得570库和605库。

“四厂二库”选址琼中县的毛阳、什运、什统黑一带,附近建有配套的红卫医院、水力发电站、汽车修理厂、海军鱼雷修理厂等。

光华厂是四厂中最大的一个兵工厂,军工代号9671厂,位于鹦哥岭下的深山之中,风景优美。一座大山被掏空,主要车间建在山洞里,面积有几千平方米。

光华厂共建有9栋车间平房、1栋四层办公大楼、1栋2层医院、3栋宿舍楼以及教学楼、篮球场、幼儿园及职工宿舍等,占地约300亩,职工家属2000多人。

那时,光华厂用白金制作子弹底火,白金一箱一箱抬进来。工人们自觉 也没人拿这些白金。

1978年,海南国防军工处撤消,几个兵工厂和仓库移交广东省国防工办管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个兵工厂都搬到今天的海口市区,光华厂搬到今天的海口市龙华区海瑞墓附近,军转民生产胶钳和摩托车链,红岛厂军转民后停建。

光华厂搬走后,厂房、办公楼、家属楼、医院、幼儿园、职工俱乐部、礼堂等苏式建筑群,绝大部分废弃闲置,一小部分被拆除,大部分建筑破旧不堪,有的成为废墟。

其中,独具特色的礼堂主体部分已经被拆除,礼堂二楼外侧墙上的标语“把我厂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依然清晰可辨。

2019年3月,当地部分人大代表认为,海南“三线”工厂是海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琼州大地上最具时代烙印的人文景观,他们建议将海南什运“三线”工厂遗址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议称:海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适时将海南什运“三线”工厂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确定保护项目及划定保护范围;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海南什运“三线”工厂遗址进行适当规划修缮。(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QxvgW0BMH2_cNUgiC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