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家绝密兵工厂,苏联援建,生产火箭弹炸药,占地2.2万亩

2019-09-13     独家档案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的原国营805厂,是“一五”期间苏联专家援建的一个为40毫米火箭弹生产炸药的军工企业。目前,改制后的企业占地面积2.2万亩,员工近万人。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海拔1275米至3321米,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周边与甘肃、宁夏、内蒙古7个市盟和13个县旗接壤。

805厂始建于1954年,第一厂名“银光化学材料厂”,是“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由苏联专家援助建设,设备都是从苏联运来,图纸说明书都是俄文。

曾担任8年银光厂厂长的佟国志老人回忆:1963年至1973年,他参与了企业前期的各条军品生产线的建设,其中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号线、四号线和十号线。其中,四号线主要生产一种国防一线作战急需的新型炸药。

解密材料显示:1969年,甘肃一安集团承建805厂四号生产线,中央军委要求以最快速度建成投产,并委派当时的甘肃军区司令员詹大南督战。最后,建设者24小时不断施工,连续奋战半年提前完工。

一安集团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时任一安集团经理孙景沂代表企业参加了全国“工业学大庆”表彰大会,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表彰,奖品是一台当时国内极其罕见的九寸黑白电视机。

805厂职工大学,是1974年筹建的一所为企业培养炸药生产专业技术人才的厂办大学。

1976年6月及1980年10月,曾二次报请五机部教育局,申请正式建校,1982年9月2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建校。

1999年9月2日上午10时45分,805厂民品生产线在停产检修期间,光气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重伤,8人轻伤。光气室及其中设备全部炸毁,与之相邻工程框架及其中设备严重破坏,光气室周围200米范围内的工房、办公楼等建筑门窗玻璃被震碎,直接经济损失4821万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厂在肩负保军使命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品产业,现已形成“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军民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1999年10月,经兵器工业总公司和国家体改委批准,湖北东方化工厂兼并白银805厂。

东方化工厂始建于1966年,前身是国营第525厂,是中国兵器集团在中南地区进行三线建设弹药配套的唯一梯恩梯生产厂家,是国家保军生产企业之一。

目前,企业改制为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银光集团”),主要由甘肃白银本部、湖北襄樊分部和四川宜宾分部三部分组成,共17家分子公司,总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员工近万人。(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az-MG0BJleJMoPMk5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