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超级中学的存在,教育公平吗?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了吗?”
“最贵的学费开销哪家强??“寒门”负担不起,注定悲凉……这也是教育现实”
“我们这些不知名的县市学子要考清华北大简直跟买福彩中特等奖的难度相比是过犹不及啊!”
……
这些是在搜集关于“超级中学”的资料时家长留下的评论, “寒门”学子难负担,中等生基本无望,可长期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中学,却又因高分升学率成名,也难怪在家长心中又爱又恨。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两会热议的“超级中学整改”问题, 它真的打碎了穷人家孩子的“高考梦”吗?
未必!
01 超级中学绝不是穷人家孩子的救命稻草
超级中学是指在高考中长期垄断重本名校录取名额的高中,尤其是清北,简直成为了超级中学的标签。大家所熟知的,衡水中学、黄冈中学、毛坦厂中学, 处于经济不甚发达地区,曾经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为穷孩子办的学校。
但事实上,超级中学招生是面向全省市的,本地生源仅有二成,而在外地学生中,尖子生、关系生、家庭条件好万元学费生、复读生等等几乎占据了所有名额,那也就是说, 成绩不好的、人脉财力不足的,抱歉,超级中学不接受为你服务,那么这就意味着你能够通过高考进行逆袭的几率越来越小。
02 超级中学抢占资源,普通学生高考难上加难
超级中学的成功可以归功于“管理严+师生资源优质+尖子生氛围”,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曾经超级中学甚至出现过这样血腥的标语,实在令人唏嘘。
而我们也能够看到,不仅是学生,很多省市优质的教师资源、诸多的教育资源都在向超级中学倾斜。这就说明,超级中学不仅没有为穷人家孩子造好“高考梦工厂”,反而还在压榨他们不多的教育资源,久而久之, 有的人认为自己考不上好高中,只能读当地普通的,读完也许并不能考上好大学,那还不如不读。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育生态逐步失衡,阶层固化现象更加严重。
03 全国各地开分校,超级中学野蛮生长不给普通学校活路
近几年,不断有省份宣布公办学校不允许跨区域招生,而仍然有不少超级中学为了追求清北升学率而违反政策, 通过公办兴民办,民办再跨区招生,甚至于在初中阶段就开始聚集尖子生,一些地方政府也会默许各种所谓“农村班”的存在,在资金调配、教师投入、招生等方面已经将学校进行了等级划分,才致使“衡中”、“毛中”这样的超级中学出现,“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俗语竟然用在了“教育公平”上。
超级中学吸引了无数的学生与陪读家长,当地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或许也是政府经费和政策支持的主要原因,而穷人家孩子想要通过高考这棵救命稻草改变命运,自然也就更加无力了。
垄断全省教育资源的超级中学究竟是“救世主”还是”教育毒瘤”?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E7VaHIBd4Bm1__Yli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