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距离高考只剩下80天!
看着日历表一张张被撕掉,相信不少高三学生内心多少都会有些惶恐与忐忑:
按照目前我的学习状况,我能考上理想大学吗?
虽然我现在已经很努力,但是这样的努力是不是足够支撑我进入理想的院校呢?
如果你现在心里也怀有这样的忐忑不安,那么学长今天介绍的“目标倒推法”就能很好地为你解决这一问题。
1.为自己定一个目标
先确定自己是否有理想的大学,如果有,请看一下自己最近的模考分数,在全省大概的排名是多少。如果学校在模考时没有全省排名,可以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大致推算:模考的分数线与去年高考的分数线之间相差多分,去年每一分大概有多少位考生;然后按照分差*学生数,大概就是自己的排名。
然后再去对比,自己目前的分数与排名与理想院校的平均录取成绩与排名之间的差距是多少?如果分差大于100分,你就要考虑一下,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否合理。
当然并不是说,90多天的时间提高100分是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而是要看你目前的成绩处于什么段位。大家也都清楚,150分的卷子,从100分到120分比较容易达成,但是想从120分到140分相对就是比较困难的了。
你目前的成绩与理想院校平均录取分数之间的差距,就是你这段时间要努力消除的障碍。
2.设置分目标
将你的总分差距,按照实际情况分解到各科。比如:
在分解分数目标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分数平均摊到每个学科里。这是因为:
1、时间、精力有限:还剩下90多天,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将精力平均分配到每一科的结果,可能就是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将精力投入到特定的科目中,重点突破、针对性出击,反而效果会更好。
2、自身优势与提分难度不同:每个人在不同科目上的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原来语文能考120分,这一成绩再想有提升空间不容易,反而是其他本身没有那么好的科目,提分的空间更大。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对不同的科目制定不同的提分计划。
3.根据不同模块制定提分细则
以2019年全国I卷为例,英语学科的分值分布如下:
英语听力30分;
阅读理解40分( 其中短文阅读30分,七选五10分);
语言知识运用45分(其中完型30分,单词适当形式填空15分);
写作35分(其中短文改错10分,书面表达25分)。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题型在知识点的归属上是可以合并同类项的,比如单词适当形式填空、短文改错就属于语法知识体系,可以说只要将语法知识搞定,这两部分分数就可以全部拿到,顺带着还能拿到一部分完形填空的分数。由此,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好以下目标:
4.着手解决不足,做好时间分配
针对上述的提分目标,我们就要按照时间,给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比如:
花30天的时间,吃透语法知识体系,力争拿到单词填空、短文改错的全部分数。
每天尝试写一篇文章,提高自己写作水平与速度。一般而言,高考英语作文的分数集中在16-20分这个档位,所以拿到17分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每天至少做2篇完型填空,重点突击,增强自己的语感与做题的手感。
5.设置小目标检查节点并做好调整
设定好目标、制定好计划之后,并不是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可以了。还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检查的节点。
建议大家可以结合学校的考试节点,检验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如果发现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成绩提升不明显就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变更自己的重点突击科目。
当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目标一步步具体化,行动化,你就会发现距离梦想院校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