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通讯员 钱顺欢 记者 葛小林
“双十一”购物季,常州的王女士在网上下单,准备买不少海外进口的物品,然而却接连被取消订单。原来,重庆、成都两家电商公司都用她的名义购买海外产品,而她却不知情。目前,常州钟楼警方已立案调查。
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钟楼区永红派出所了解到,11月12日,永红派出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有人盗用她的个人信息购买进口物品,害得她不能海外购物了。
王女士告诉民警,“双十一”前,她把要买得东西都装进了购物车了,还预定了一批海外进口的商品,例如进口化妆品、服装、食品之类。熬夜到11月11日凌晨1点,赶紧付了款。可天亮之后,她发现很多订单都被取消了,她觉得非常意外。
于是,她找到购物平台的客服咨询,客服告诉她说,她在本年度的跨境电子商务个人额度已经到达上限,因此无法完成清关,只能取消订单。王女士觉得更奇怪了,她仔细回想了一年的网购情况,发现自己并未购买什么跨境商品,怎么额度已经被用完了呢?
王女士随后在跨境电子商务年度个人额度查询网站上注册、登录。经查询,她发现今年以来,重庆、成都两家电子商务公司每个月都用她的名义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海外产品,因此她的本年度的额度已被用完了。她意识到肯定是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了。重庆、成都那两家公司才会以她的名义购买海外产品。于是,11月12日她报了警。
目前,常州永红派出所已对这起冒用他人居民身份案立案侦查。
警方提醒:海外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很多人不知道个人在电子平台上购买海外商品是有额度限制的,目前已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他人身份信息后,冒用他人身份购买海外商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希望广大市民能引起重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信息、证件照片等重要信息透露给其他个人和非正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