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邱县社亲园得到顾秀莲同志批示!

2019-09-04     邱县宣传

邱县有个地方

那里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它不仅可以弥补留守孩子心灵的空虚

还能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

是多少外地务工家长的夙愿

更是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

邱县活跃着这么一些人

他们在小小的空间里

在一个个孩子的世界里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这个地方就是“邱县社会亲情园”,

这些人就是社亲园的五老人员们和爱心人士!

"社会亲情园"散发的魅力和它无可比拟的影响

经验做法全国叫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邱县"社亲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邱县关工委五老创办社会亲情园,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做的很好,经验值得推广。请《火炬》摘登他们的经验。希望继续努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再一次,

让社亲园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再一次

让社亲园走进每个人的视野中。

今天,

让我们再一次

将镜头聚焦邱县社亲园!

每逢周末和假期,邱县由关工委老同志们领办的123个“社会亲情园”就成为孩子们愿意来、家长们放心送的好去处。全县3987名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县留守儿童的82%,在这里免费接受课业辅导,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剪纸、舞蹈等技能,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在老同志们的陪伴下度过安全、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社亲园成为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关爱服务阵地,主要得益于筑牢了关爱保护的“三张网”。

01

坚持“六有”标准,筑牢留守儿童安全管护网

在河北省市县三级关工委的指导下,邱县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踊跃领办社亲园。他们腾出房屋作为教室,并把自家庭院修葺为适合孩子们游戏活动的场所。在办园中坚持“六有”标准,做到有法人、有标牌、有场所、有器具、有教材、有档案,把一个个社亲园建设成为家长们放心、孩子们开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社亲园以领办五老名字命名,进一步激发了老同志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办园人张育才老人说:“我是一名退休职工,有工资、有福利,孩子们的工作都不错。要问我图啥,一图快乐,二图健康,三图存在感,四图好名声。我喜好书法,可把孩子吸引过来,而后通过这个平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点事”。老同志们把办园作为一份荣誉,更看成一份责任,不仅坚持办园不收费,而且严格规范管、帮、教等各个环节,坚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化常态化提供关爱保护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后,再没有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更没有发生过违法犯罪案件。社亲园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信任,有的还被村民们选为村委会主任。

02

坚持思想教育和兴趣培养并重,构建留守儿童快乐关爱网

社亲园注重用爱唤醒孩子们的上进心,教会孩子修身做人、培养健全人格。经常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对入园儿童提出了不打架、不骂人等要求,而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影响孩子们。他们给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有的还开通了亲情电话、亲情视频等,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孩子们找到了久违的亲情、久违的爱,弥补了亲情的缺失。经常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帮助一些问题孩子成为学校的“文明小使者”。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不再困守在家,在县关工委的精心组织下,来自县青蛙漫画组、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县优秀传统文化协会等专业组织的大批社会爱心人士领办了社亲园。他们用兴趣和艺术拴住了留守儿童的心,吸引他们在节假日来到社亲园,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掌握了书法、绘画、剪纸、集邮、刺绣、小制作等一技之长。短短3年时间,孩子们已有300多幅艺术品在市县竞赛中脱颖而出。张敏老人这两天刚旅行回来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们讲解地理知识,让孩子们从地球仪上找出爸爸妈妈外出务工的地点,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地理的热情。社亲园体现了上进、快乐、学艺、增智等特点,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阳光,被当地群众誉为“育人园”、“育才园”。

03

坚持以党建带关建,编织留守儿童注爱保障网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根本保证。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亲园建设,把它纳入全县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民生工程,形成了党委行文、政府规划、部门分职责、五老为主体、老干部局总协调的联动机制。县委书记孙志英同志亲自部署安排、亲自协调推动。县领导分别在自己的联系乡镇发动“五老”创办社亲园。县关工委采取分包乡镇、分包单位和分包职能部门责任制,强化规范管理和动态管理,还编写了系列教材。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乡、村关工委的上下工作一致,充分调动了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创办社亲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全县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社亲园发展的良好氛围。去年,河北省关工委专门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社亲园经验。在社亲园建设中,关工委广泛发动基层五老,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关爱阵地建设、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近距离走进邱县“社会亲情园”

连芹"社亲园"

张连芹,女,53岁,是邱县平恩画院的一名成员。“连芹社亲园”位于县城育新街南头,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她擅长的太极拳、书法、绘画等技能吸引了周边许多孩子前来学习。

王书田社亲园

王书田,男,56岁,中共党员,新马头镇留固村人,积极响应县关工委号召,于2018年春在原留固小学创办了"书田社亲园",现有留守儿童30多人,利用周六、日及寒暑假教授孩子们书法基础知识,每天三节课,其中两节书法基础课,其中一节娱乐课,县关工委配备了军棋、象棋、跳棋等娱乐玩具,孩子们玩的特别开心。

景凤社亲园

张景凤,女,57岁,原邱县粮食局职工,退休后响应县关工委号召,在新城街兴盛巷家中创办了"景凤社亲园",现入园人数20余人,每逢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免费教授孩子传统文化和书法基础知识,深受广大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凤涛社亲园

郭凤涛,男,中共党员,45岁,邱县老年书法协会会员。凤涛“社亲园"设在邱县陈村乡陈二村。每年寒暑假有20人左右的孩子,定期组织孩子们学习书法、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社亲园自成立以来,多次得到邱县关工委和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帮助,感谢关工委领导给孩子们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金镜社亲园

朱金镜,男,71岁,中共党员,退休后回老家香城固镇东张庄村在村两委办公室一院内,创办了"社亲园",免费教授村里孩子书法知识,经常性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入园儿童20余人。

东生社亲园

安东生,男,汉族,71岁,退休教师。2019年2月在香城固镇西石彦固村创办"东生社亲园",全园留守儿童21人,利用周末、暑假,经常性聘请老党员为孩子们讲红色革命故事,指导书法基本功练习,带领孩子们开展帮老助老活动,组织七一文艺汇演,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参与环境卫生治理,上街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等,东生社亲园成立以来多次得到省市县领导的指导和帮助。

俊平社亲园

杨俊平,女、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邱县南辛店乡后王庄村人。1992年从事教育工作。在本村后王庄小学代课多年。后来,在华夏子弟学校、金太阳幼儿园、满天星幼儿园等多家民办学校任教。1994年参加青蛙漫画组,多次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2011年《党风》作品在邱县农民漫画展获二等奖。2017年结识了“剪纸大师”靳玉芳老师学剪纸至今。

2019年2月,积极响应县关工委号召,在家创办"社亲园",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游、知识竞赛、剪纸、书法、绘画等,每次上课时屋子里都坐满了从村里各家赶来的孩子达30余人。

桂菊社亲园

霍桂菊,女,中共党员,58岁。邱县城关棉厂退休职工。桂菊“社亲园"设在邱县中兴路东段路北华勤二区院内。每年寒暑假有50人左右的孩子。“社亲园"不但引导孩子们了解学习国学,懂得如何做人,学会感恩,把学习变成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落实。还定期组织孩子们学习书法、剪纸、绘画、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

枣坡连生社亲园

曙光社区保江社亲园

邱城南街村公田社亲园

爱卿社亲园

1

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小小“书法家”

就是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社亲园”,

将全县3987名留守儿童紧紧相连,

孩子们有乐趣,

大人们有事干,

并且还做到了,

领办者愿领,创办者愿办,

入园者愿入,送童者愿送,

管理者愿管,助力者愿助

的“六愿”现象.

向邱县的留守孩子们祝贺!!

编辑:刘龙 丽娟策划:刘洪涛 张勤刚审核:岳凯 刘春明

主办单位:邱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310-8362948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4OBCW0BJleJMoPMJ4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