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平评 三剑客
图:大唐
1
好友给我介绍了一个牛人。
让我写写。
此人以前是济空装备部的一个炊事班长。
退伍后做保险,现在是中德安联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的负责人,年薪达到500万元。
我向来对别人的成功抱着一种远观的态度。
我深知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也明白,尽管不可能走别人走过的路,却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于是大概了解了一下。
这个牛人叫杜海涛。
东北人,父母是农民,15岁参军到济南,立过两次三等功。
2007年,三期届满,不想再继续干四期了。
当时杜海涛有两种选择,一是回东北老家。二是因爱人是济南人,可以以转业士官的身份留在济南安置。但安置需要考试。
喜欢折腾的杜海涛觉得,再费劲去体制内端个铁饭碗没啥意思。于是,决定复员留在济南。
安居才能乐业。一退伍,杜海涛就拿出全部积蓄和从亲朋那里借的钱在济南买了房子。
然后,开始找工作。
他当时一没学历,二没本钱,而且27岁了,年龄也不小了。
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保险公司的招聘广告。
当时也不知道啥叫保险公司,看到上面写着退伍军人优先几个字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
对方一看他的简历,当即让他来上班。
而因口袋里没钱,500元钱的押金,杜海涛都一度犯了起愁。
2
就这样,杜海涛误打乱撞一头扎进了保险行业。
从一个基层业务员做起,杜海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很快找到了感觉。
当时,整个社会对保险行业都有很大的偏见。
有的甚至认为他们是骗子。对于外人的看法,杜海涛并不觉得有什么。别人做五访,他做十访,一点一点打动客户,建立起自己的信誉。而家人的偏见却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为了证明自己,在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天忙忙碌碌的杜海涛甚至不敢告诉家人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
而对于自己的成功,杜海涛说,靠的是勤奋,坚韧,能不断总结自己。
很简单的一句话。甚至没有什么新意。
的时间久了,我们就可以吹牛皮说:战友遍天下了!但仔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事业有成的并不多。
恰巧,我的战友中就有一个做保险的。他当兵的年龄大了一些,而且也是我们那时候的战士中为数不多的高中生。
到部队后,因为文字基础好,到报道组当了报道员。
经常在报纸上发表稿件。一期干满后,不想再留,就退伍了。那个年代,转士官还很难,很少有能转而不转的。
他就是其中一个。
3
退伍之后,刚开始几年,他做了多份工作,也没有赚到钱。
直到后来,经朋友介绍进入保险行业。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了某保险公司省会分公司的经理。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
我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也是不甘于平庸。
有一点喜欢折腾。只是不知道,现在还像以前不?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喜欢折腾的战友都有好的结局。
大多数喜欢折腾,不甘于安稳的战友都还在路上。
比如,朋友公司里有一个当过16年兵的士官。
按政策他完全可以安置一个很不错的单位。
有编制,每年有八九万元的收入。
这在西部小县城算很不错的了。
可他却舍不得那笔退伍费,选择了拿复员费退伍。结果,回来后投资失败。把本钱全亏完了。只能从头开始。
又有很多的战友即将脱下军装。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一个人在面对人生转折的时候,其实都是迷茫的。
我们一方面要明白,现实异常的残酷。成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可望而不可及。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
一方面也要知道,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区别在于主动和被动。被动选择,我们只能适应、顺从。而主动为之的,则需要我们慎重。
当然,因为年轻,哪怕是选错了也没有关系。还可以重来。
实实在在地说,在就业创业中,军旅能够为我们的人生增色,但却并不是可以倚靠的资本。不能对此有过高的期望。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们付出得多,收获也就多,机会也就多。在此,愿每一个离队的战友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光明的未来!
4
在这里,悄悄地分享一个小经验:如果你退伍后起点低,又想在大城市立足。那么,就去尝试一下房产经纪和保险行业。
这两个行业门坎低,但却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是勇于奋斗的年轻人通向成功的最为直接和简单的通道。
但也是压力最大,最考验人折磨人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