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女白领健完身心跳骤停两小时,血都变黑了!医生提醒…

2020-05-31   今日女报

原标题:34岁女白领健完身心跳骤停两小时,血都变黑了!医生提醒…

来源:综合自江苏新闻、江苏省中医院、南方都市报、央视新闻

心脏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

一旦停跳

各个器官会因缺氧而迅速衰竭

大脑会在6分钟之内死亡

南京34岁的张小姐就遭遇了惊魂时刻

心跳骤停了两个小时!

幸运的是

有一群人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经过20多天全力以赴

近日她终于苏醒了

连医生都说她创造了奇迹!

34岁白领健完身心跳骤停

34岁的白领张玲(化名),平常就喜欢锻炼。4月25日,她跟往常一样到健身房锻炼减脂。 挥洒了一个小时的汗水,正准备结束课程时,她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骤停。

健身房工作人员慌了神,赶紧把张玲送往附近的江苏省中医院,此时,该院急诊科副主任郭涛和张峰医生恰巧路过。

患者看起来非常糟糕,情况危急。”郭涛立即在路边开始抢救,与张峰轮流实施心肺复苏。

“然而按压了五分钟,患者情况并没有好转。” 郭涛赶紧冲进不远的急诊科借来推车,几个人将张玲放在推车上,不间断进行心脏按压,一路送到了抢救室。

持续按压两小时,终于有了心跳

患者来时没有任何生命体征,从倒地到送到急诊室已经过去了20分钟,救治成功的希望不大。”当天值班的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王毅军主任医师回忆说,但他和同事们没有放弃一线可能,采取了抢救措施,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当时只觉得她才30多岁,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实在太可惜,特别想把她救过来。

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希望则越来越渺茫。

“她一点心跳都没有。查了几次血气,抽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二氧化碳高得测不出来,严重酸中毒,血乳酸高于17,远远超过了极限值。

持续按压了近两个小时,就在王毅军和同事们都有些失落时,奇迹发生了:张玲的手先是动了一下,接着显示屏上原本的室性心律转成窦性心律,动脉搏动也恢复了,她终于有了微弱的心跳。

然而,危险还没有排除,虽然恢复了心跳、血压,但由于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心功能极差,张玲被转入了ICU重症监护室。

ECMO上阵夺回一命

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为患者紧急实施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的治疗装置。由于张玲身材瘦小,血管非常细,给插管造成了较大困难。 大家前后花了三个小时,终于成功安放了ECMO,张玲的血压、心率很快稳定下来。

然而,用上了ECMO并非万无一失,后面还面临许多挑战。

由于长时间心跳呼吸骤停,张玲出现了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 在给她做穿刺时,血止不住往外冒。为此,有专人守在她床边,帮她止血,同时调整用药。另外,针对频繁发作的室颤,医护人员还要帮忙调整电解质,张玲的心脏功能逐步得到了改善。

治疗期间,由于张玲身上接着ECMO,呼吸机、血滤机、监护仪等众多管路和仪器,外出检查风险系数极大, 为此重症医学科一次出动了10多名医护人员,跟随她前往检查室,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相关辅助科室也齐上阵,提供各种保障。

经过十天的精心治疗,5月6日张玲成功撤除ECMO。但是随后复查的脑电图显示情况不太好,她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就在家人有所动摇之际,医生并没有放弃,“ 心肺复苏的病人抽搐说明还是有反应,我们一直坚信她能醒过来。

正是这份执着的信念,让ICU的医护人员不论遇到何种沮丧的情况,始终坚持希望。

好在命运之神再次降临。

5月10日,昏睡半个多月的张玲彻底苏醒了,随后拔除气管插管,实现自由呼吸。现在的她意识完全恢复,能与人正常交流,正在接受下肢康复治疗。

心脏骤停2小时为什么还能救回来?

“心脏骤停倒地后有一段‘黄金四分钟’的抢救时间。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像这样心跳骤停两个小时,还能救治成功,意识恢复如常的毕竟是个例。”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蒋华表示,张玲情况特殊,一方面是她从倒地后短时间内就接受了心肺复苏,抢救十分及时,另外年纪轻,身体素质较好也是重要因素。

过度运动和带病运动都很危险

经历了漫长的疫情隔离期,最近不少人选择“报复性”锻炼,不注意量力而行,接受了超过身体强度的运动。

专家提醒, 过度运动不可取,一定要适量,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 心率尽量不要超过140次/分钟。

另外,不要带病坚持运动。生病期间,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 身体不适,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否则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期。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切忌硬撑。尤其是中老年人,以防运动诱发猝死。

近年来

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

越来越年轻化

心脏骤停看似事发突然

实则有迹可循

下面这些,你一定要了解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学会使用这个“神器”

救活率高达90%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

在上述的案例中

一个“神器”频频出场

它就是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资料图: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图文无关)

AED是什么

AED是英语缩写,中文翻译为自动体外除颤器, 是一种全自动、易学易用,可供非专业人士经过训练使用的急救设备。

AED国际通用标志

它块头不大,但作用很大,能使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接受体外除颤,实施心肺复苏。

如果发现有人心脏骤停

要急救使用时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AED?

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可以使用 “AED导航”。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 “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

发现有人倒地

除了AED,这些几个步骤也很重要

专家提醒: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也很重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间就是生命。人的心跳一旦停止,很快就会出现下列严重情况:

超过10秒,即出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超过60秒,自主呼吸(自然生理呼吸)逐渐停止。

超过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超过8分钟,出现脑死亡、植物状态。

心肺复苏,该怎么做——

发现有人倒地,首先观察周边环境是否安全。

判断病人是否有意识,拍打双肩并大声呼叫观察是否有反应。若病人失去意识,呼叫周边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拿取AED,并协同急救。

根据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如若没有呼吸,则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肩、肘、腕关节成一条直线,用上半身力量用力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观察病人口腔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应急时清除口腔异物,使病患仰头开放气道,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确保胸廓起伏。持续胸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位置。

资料图:AED使用演示。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图文无关)

为了你和家人的生命

下面这段急救教学视频

一!定!要!看!

不管工作再忙再累

都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赶紧转发告诉更多人

小编:欧阳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