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哭穷”父母,只能养出“心穷”的孩子

2019-12-04   育儿女神蜜丝懂

前天,Ms.懂带小外甥去超市,我告诉小外甥“你喜欢什么就拿吧!等结账的时候,小外甥本能的看了看计价器:“太贵了,怎么花这么多钱呢?

我蹲下身跟他说:“你跟姥姥姥爷出来的时候要记着省着点钱,因为他们退休金不多,但是跟舅妈出来的时候,要记着去选你喜欢的东西!

因为我从心里特别怕孩子经常懂事的去选择,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孩子经常面对低标准的选择,特别容易过低配的生活!

1

“哭穷”教育下的孩子真的很可怜

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哭穷诉苦,希望孩子能变得节俭懂事,知道家里的难处;还有一种父母,条件并非多困难,却一厢情愿地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故意说家里的情况很糟糕。

“别买了,咱家穷,钱全用来买玩具,还拿什么吃饭?!”

原来这位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经常有意在孩子面前“哭穷”。每次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玩具,她说服不了的时候,都用“哭穷”这一招:

你是不知道我们家有多穷吧?

妈妈不上班,而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一点,能给你交上学费,买衣服穿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买得起这么多玩具?

勤俭节约是好事儿,可问题是,哭穷过度了,孩子可能会悄悄地把自己的合理需求都压抑起来了。孩子会变得“不敢要”,甚至会认为自己“不配要”,因此变得没有自信,甚至自卑。

有次,亲戚问女儿:

为什么不再跟以前最好的朋友一起玩了?”

孩子的回答是:

她家太有钱了,而咱家太穷了,她会看不起我的。

就连以前喜欢分享的优点也渐渐替代。有一次,楼下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想玩她的玩偶,可是她死活不给,她说:

这是我唯一的毛绒玩具,如果玩坏了,我就永远也买不起第二个了。

可以看出,哭穷已经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甚至变得自卑,危害无穷。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哭穷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不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即便是在父母哭穷教育下,而变得懂事、勤俭的孩子,有时候真的很可怜。

2

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

前段时间热播的《陪读妈妈》中,陪读妈妈陈莉莉对儿子甩的那个巴掌,打在多少人的心坎上啊,然而她接下来的话更让儿子感到心寒:

你和丁一一可以比较吗?他出事有他妈担着,你出事咱家怎么办?咱家(的家境)和他没得比!

还有去年火爆一时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德汉,每天出入骑自行车,住的是国家分配的宿舍,吃的是普通人家里的炸酱面,他家家徒四壁,每个月给老娘打300块。

可当侯亮平却在他的私人别墅里搜出了数以亿计的现金。面对执法人员,他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一分钱没花”,“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穷怕了”。

很多人看到了赵德汉的贪婪,在Ms.懂看来却是一个被心穷牢牢束缚住的人。

穷怕了!由于童年的阴影,对金钱的渴望已经深深烙印在心底里。

作家古古在《穷人缺什么》这本书中说到:

人穷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德是改变。

这种可怕的穷人思维的力量,不亚于原子反应,会给孩子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一辈子的运气和生活。

成人的穷可能是一时的,但穷酸气可以伴随孩子一辈子。

闺蜜前段时间跟我说她终于脱单了,终于找到了男朋侪,她说男孩子是做IT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步伐员,工资高、人诚实、不乱费钱。

我们都为她高兴,究竟年纪也到了,已经换了好几个男朋友了,看来这个靠谱了。

可事情总是没想象得那么顺遂,前天她发微信给我说她要分手,说她的这个男朋友简直受不了了。

原来她的这个男朋友从小就是父母“哭穷”养大的,长大后的他,固然找到了好工作、工资高,特别渴望赢利,但是却特别不舍得花钱。

现在30岁了,月薪有3万多,不舍得买套大点的房子接父母过来一起生活....

听到这里,我只想说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了,果断让闺蜜和他分了,跟这种男子在一起生活是不会幸福的。

切不可给孩子穷的压力,不要让穷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心结。“哭穷”可能是一个很好鼓励孩子的方法,但是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

做有钱的父母,不如做个有见识的父母

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绝对不是物质多少,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带着儿子在地铁公共厕所过夜,但是再难再苦他跟儿子说的始终是:不要灰心,要捍卫梦想

这希望,就是射进孩子世界里的明媚阳光。

有个小故事,Ms.懂跟你们分享一下:

一个孩子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后,回来问妈妈:

妈妈,同学家有5套房,我们家有几套房?

妈妈回答:

我们家就一套房子。

孩子眼神黯淡下去,有点失落,因为他知道,1比5要少。

孩子又问:

他们家还有宝马车,据说可贵了,比我们家车宽敞多了,我们家真的很穷吗?

这位妈妈看了看孩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如果回答不好,可能会让只看到表面差距的孩子自卑,甚至会因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而产生不必要的不安全感。

妈妈想了想说:我们暂时没有那么多房子和钱,但是爸妈挣的钱足够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花销,足够送你上学读书。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相信,在爸爸妈妈和你的努力下,我们的财富会越来越多。而且,你现在要学会管理钱,一个善于管理钱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一句话,孩子立马抬起头,眼睛亮了。

他跑去端来自己的存钱罐儿,充满自信地说:

妈妈,我也存了不少钱了,我会管好我的钱的!

这样的回答很睿智,既让孩子有了金钱上/生活上的安全感,又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努力挣来的,而且还告诉了孩子,“理财”是获取更多财富的有效方法。

故事虽小,寓意却不小。

孩子从小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都来自于父母。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绝不会给孩子灌输过多物质上的狭隘价值观,对于贫富能做到不抱怨、不炫耀。

做有钱的父母,不如做个有见识的父母:

生活里,父母未必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能给孩子眼界和见识。

你可以没有学区房,但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

你可以付不起辅导课的费用,却可以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

……

心穷的父母,金钱观也就跟着狭窄。他们会在无意中流露出嫉妒、不忿的情绪,从而感染孩子。

心富的父母,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会更开阔。他们在日常的交流中,会深深影响着孩子对于物质的认知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都请不要对孩子哭穷,因为“贫穷”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如没有摒弃,无论我们的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记在孩子人生的户头上。

希望以后你的孩子为官为富为贵,不会泯灭良知,不失侧隐之心;身为布衣匹夫,依然气质如云不失公主或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