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前三季净利88.74亿同比下降43.65%,中钢市提前不如“冬天”

2019-10-29   矿业汇

众所周知,今年我国钢企日子不好过,上游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煤焦价格高位震荡,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贸易摩擦不断,而钢铁产品价格总体呈下行趋势,国内大中型钢企利润率持续回落。

一、三季度业绩报告:净利普遍下跌50%

10月23日,工信部在发布前三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时指出,钢铁行业利润大幅滑坡。

1月~8月,我国钢铁工业营业收入5.58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8.9%,但实现利润2259.9亿元,同比下降24.7%,行业利润率为4.0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月~8月90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1369亿元,同比下降29%。

2018年1月-2019年8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情况

近期,众多钢企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整体净利润下降明显,普降50%。

今年前三季度,宝钢股份营业收入2168.76亿元,同比下降3.75%;净利润88.74亿元,同比下降43.65%。

重庆钢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84亿元,同比下降0.87%;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51.36%。

鞍钢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7.22亿元,较之去年同期的68.55亿元大降74.8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仅2.97亿元,同比下降87.7%,进一步拉低了整体净利润增速。

八一钢铁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54.91亿元,同比增长0.74%;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58.4%。

攀钢钒钛亦披露,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3.8亿元,同比减少2.69%;实现净利润约14.1亿元,同比减少31.13%。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因钒钛产品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均存在一定幅度下跌,其中钒产品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存在较大幅度下跌。

柳钢股份披露,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6.38亿元-19.32亿元,同比减少50%-59%。

华菱钢铁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3亿元至3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4.76亿元,同比减少36.08%至39.73%。

2019年,钢市提前“入冬”。

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何文波在第十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和国际矿山企业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上下游贸易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长期失衡,尤其是对比主流国际矿山公司,其利润率常年在40%左右波动(2006年来在20%-55%,个别企业一直在50%左右)。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盈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其中成本是最重要的一环,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连续三年在10亿吨以上,对外依存度80%以上,严重威胁钢铁产业的经济安全,遥远的南美一个小尾矿库溃坝,就能通过“蝴蝶效应”给我们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基本抵消了之前钢铁去产能的成果。

由于中国钢铁产业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而铁矿石行业相对集中,令淡水河谷这类铁矿石巨头取得了极大的行业发言权和定价权。

2019年四季度全球铁矿石供应逐渐恢复,铁矿石进口基本恢复到了较高水平,2020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将有明显增加。预计2020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将比2019年增加8000万吨以上,供应呈宽松态势。

需求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好投资对补短板、优结构、促升级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仍然十分必要,总体有利于保持钢铁需求的稳定。

从目前的基建和房地产增速来看,这一支撑作用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稳中趋升。汽车市场体量较大,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反转,低速增长可能维持2-3年的时间。

整体而言,钢市提前“入冬”也未尝不是坏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