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宁南:用电有保障 茶叶飘香幸福来

2020-03-31     中国县域经济报

“供电公司服务周到,我们更能炒制出高等级的幸福茶增加收入,腰包更鼓!”3月26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幸福镇茶岭村,茶场负责人黄小明伸出大拇指为上门检查用电线路、护航茶叶加工生产的国网宁南县供电公司党员马顺才、杨拉日点赞。这是宁南公司在该村春茶加工生产期间,上门服务检查用电、了解茶农用电需求最为常见的一幕。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季。清明前的茶岭村青山飘绿,绿树环抱,这里群山环绕的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其盛产的幸福茶以其茶叶色泽青绿油润,汤色清香回甘,品质上乘,深受顾客好评,成为宁南县名优特产品。

幸福电助推幸福茶茶叶飘香幸福来。

“现在供电可靠性提高了,当天采摘的茶叶从傍晚一直炒制到深夜不停,茶叶等级也高,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宁南县茶岭村茶农肖胜前逢人便说农网改造给他带来的好处。

年过半百的肖胜前还记得,1998年,该村党支部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试种幸福茶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与村民经济,他积极响应号召试种了2亩,寄托茶叶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家庭质量。以此相对,宁南公司一方面深入茶岭村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家庭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电力建设。

据悉,以前茶岭村因电力设备和技术原因,供电电压不稳,加之线路老旧电量耗损极大,导致每度电平均都在七八角以上,最高的时候每度电2元。电价高、电压低,遇到刮风下雨,停电就成了家常便饭,村民打米都要等下半夜大家都睡了才能开始,用电炒茶更成了奢求!炭火炒茶虽能弥补电力不足问题,但茶叶温度和时间难以掌握,制茶全凭茶农经验和“手感”,高等级茶叶出产率低,茶农年收入大打折扣。为解决此项难题,2012年,国网宁南供电公司经过实地勘查、设计茶岭村配电网,投资189万元,新架设10千伏线路5.4公里、配电台区4台及其所属低压线路,彻底改变当地电网薄弱的状况。

“农网改造后,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家过去用电难的问题。电费降低了,电压稳了,用电制茶成为了现实”。肖胜前边说边用手抚摸眼前这台10槽制茶机。“效率提高了,茶叶等级也提高了,茶园面积明显感觉不够了......”他家茶园由当初的2亩扩大到现在的20余亩,肖胜前说,多亏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他家才有了扩大茶园规模的底气,日子越过越开心。

茶岭村背靠宁南县最高峰-贝母山,高海拔地区造就了夏日凉爽的气候,该村又以幸福茶为基础,在万亩茶园套种核桃、板栗经济林木,扩大经济效益。清新的空气、满山遍野的绿植,宛如一幅“路在林中、家在园中、钱在茶中、乐在其中”的生态农家画卷。“茶岭村的茶园面积有上万亩,历年4月初我们都会举办采茶节,邀请游客体验幸福茶叶采摘、加工、品茗、感受茶文化的熏陶,茶岭村俨然成为宁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村民们的人均经济收入也从2000年的2000余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0000余元。”谈起茶岭村的改变,幸福镇党委书记张格忠自豪之前溢于言表。

茶旅融合发展,托起致富奔康新希望。

黄小明,茶岭村远近闻名的幸福茶种植大户。国网宁南供电公司自该村农网改造以后,主动对接种植大户上门提供专用变压器安装服务,切实保障茶叶加工生产用电。黄小明借机安装了一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炒茶机由一台发展到了三台,茶园面积扩大到了300亩,年出产幸福茶上千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 2017年,国网宁南供电公司为持续提高该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在现有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再次投资53.4万元对该村3.2公里10千伏线路实施绝缘化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电、树”之间的矛盾,助推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随着幸福茶的享誉在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进村旅游的游客多了,他们的吃、住、行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当地自产的幸福茶、核桃、板栗、生态鸡等也开始热销起来,发现又一商机的黄小明借此在自家茶园核桃林里养起了土鸡,修建楼房开起了“农家乐”,聘请厨师加工茶宴、农家特色菜等。

“现在很难得停电了,每年在炎热的夏季,都有前来消暑的客人,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客人更多。白天大家吃火锅、中餐,晚上大家吃烧烤,生意越来越红火......”说到电黄小明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在该村每年举办的“春茶采茶节”、“8月核桃开杆节”期间,黄小明的“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收入颇丰。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像黄小明一样开起了农家乐,形成了以幸福茶带动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实现家庭经济快速升级提档奔小康。 (聂明 林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VrtM3EBnkjnB-0zQb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