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投入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但有商家和个人却借疫情高价售卖防护用品,甚至制假售假,严重危害了正常的市场和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多起借疫情大发国难财的违法犯罪案件,从严、从重、从快采取了行政、刑事拘留等措施。
以下是收集的部分案件:
01、销售仿冒口罩,刑事拘留!
1月25日晚,义乌市公安局接到义乌存在假口罩案件线索后,即刻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行动。现查明王某成、田某军通过微信销售仿冒“3M” 防护口罩,邵某娟、毛某娟等人从王某成、田某军处进货销售给他人。目前,王某成、邵某娟、毛某娟、邵某燕、鲁某科等人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02、天价销售口罩,拟开300万元罚单
近日,北京丰台区一药房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进价200元/盒的口罩,提价到850元/盒销售,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拟对其作出罚款300万元的行政处罚。此外天津市津南区一药房也因高价销售口罩,拟被罚款300万元,涉嫌经济犯罪问题已移送公安机关。
03、网上虚假销售医用口罩诈骗,刑事拘留!
1月30日,杭州警方抓获了一名借疫情发布口罩广告、实施诈骗的嫌疑人。经初步审查,该嫌疑人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多起,受害人达10余人。嫌疑人说:“不能上班,延迟假期,在家闲着无聊,唯有刷手机能消闲。”而京东上原价89元/15个,现价69元/15个的N95口罩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低价购进,高价售出,刚好可以赚一笔差价,先找几张口罩图片在朋友圈上挂着,约定三日内顺丰发货,三个微信号一起开售,生意应该会不错的”。嫌疑人似乎看到了商机。但他很快发现,京东标注的最早发货时间为2月9日。而此时,朋友圈里向他购买口罩的好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客流量,越来越多的钱款,让他起了歹心。网上的口罩下不了单,其他渠道只收钱不发货。三天未到货,买家开始催货,嫌疑人不仅不想办法找货源,反而直接拉黑好友,卷款消失。目前,嫌疑人已被依法拘留。
警方提醒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公安机关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也请广大群众积极监督,发现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或者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及时拨打12315举报。如有违法犯罪线索,请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