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里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

2019-09-29     段公子的剑

什么是超人?智慧超高,境界超群,格局超大,是为超人;什么是高人?认识并能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是为高人。什么是明白人?本性通明,生死自如,是为明白人。当然,高人也有常人的一面,常人也有高人的潜能,并非绝对对立。但是,唯独明白人,是尘世中最难能可贵的。

什么是超人?智慧超高,境界超群,格局超大,是为超人;什么是高人?认识并能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是为高人。

智玄大师——世外超人

理由:不爱钱财,境界超高;观察精准,智慧超高;心怀慈悲,格局超大。

在《遥远的救世主》里,智玄大师拒绝了韩楚风和丁元英的十万元敲门费,不为所动,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不管是那时还是现在,寺庙里的僧人,极大多数都沦为了披着袈裟的商人。智玄大师能够沉下心来修行,勘破四相,实在难能可贵。

在对丁元英的开示上,智玄大师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丁元英悟道词上半阙的改动上。丁元英原词的上半阙为: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智玄大师改动后,上半阙变成: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是因缘注定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

原词我相、众生相皆住,改动后灭了轻慢之心、嗔怒之心,直指佛法究竟。这有点像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众人都只看到萧远山慕容博的绝世武功,只有扫地僧看到二人因练功种下的死结,道出究竟,并提出化解的办法。

智玄大师在对丁元英此人的认识上,道出丁元英身上有“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这样的认识,可谓一语中的,洞穿本质,连丁元英多年的老朋友韩楚风都叫绝。在极短的时间里,仅凭不多的对话和一首词,就能精准地认识一个常人看来如神一般的丁元英,不能不佩服大师的观察力和超群智慧。

而在佛教之外文化的看待上,大师不拘门第分别,认为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这是心怀慈悲,有大格局大胸怀的人才能说出的话。试看西方的宗教战争,古往今来不知屠杀多少教外之人。或许,并非不同文化不能包容并存,而是代表某种文化的人心胸不够广大罢了。

所以,智玄大师是世外才有的超人。

所以,智玄大师是世外才有的超人。

高人丁元英——极品混混的过人之处

理由: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丁元英想到做到了许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是一位世间高人。人们常说知易行难,其实求真知已经很难,更别说去践行了。

在《遥远的救世主》一书中,丁元英最让人乐道的事有这么三件:第一件,解散私募基金;第二件,书写王庙村扶贫神话;第三件,面对芮小丹的露骨表白,不动心。

私募基金,在旁人看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暴利。但丁元英干了一票就收手,给身边的人留下巨大的疑惑。用德国投资人的话说,丁元英是为数不多的掌握中国股市取款机密码的人。在这种巨大的诱惑之前,丁元英懂得适可而止,说收手就收手,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不由得想起当今香港的李嘉诚,他也是手握取款机钥匙的少数人,但是他所做的是无休止地进行取款,将香港变成了真正的“李家的城”。引起了当前香港普通民众的反感乃至愤怒,造成了个人形象的大崩塌。

适可而止,这是天道,这是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客观规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能够忍住贪欲收得住手,非常人能为之。

扶贫王庙村,是丁元英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典范。他整合了王庙村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冯叶刘三人的社会资源、音响市场资源以及个人国内外人脉资源,低成本生产出高品质的商品,然后低价出售,迅速在市场打开局面。最后迫使知名品牌不得不与之合作,进而达到扶贫和书写神话的目的。实实在在地送了芮小丹一个礼物。

扶贫是丁元英煞费苦心的设局。最巧妙处在于处理好王庙村农户和公司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利用王庙村廉价劳动力进行低成本生产,几乎所有老板都能看到这一层。这种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并不稀奇,但是要让农户和公司长期互利共存,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丁元英的处理办法是让农民和公司独立开来,不发生雇佣和隶属关系。通过音响生产可分解的工序,形成自然的分工,每个农户负责其中一两个环节的生产。一个环节完成后,通过现金交易卖给下一个环节的生产者,直到最后一个环节。这样的好处是,首先,农民为了多赚钱,会想方设法进行成本的优化,提高效率;其次,在保证低成本生产的同时,也要兼顾高品质。因为如果你的半成品太差,那么下一个环节的生产者就不会接手。你之前的所有成本和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会自觉兼顾成本和品质了。再次,这种合作模式,降低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了公司和农户产生纠纷的风险,公司活下去的机会就多了一分。最后,这种生产合作方式完美避开了国家法律的铡刀,成为了法外之地。

经过这样的生产设计后,公司最终收购到的音响半成品就会是低成本高品质产品了。音响产品通过公司的运作顺利卖出去后,就会在市场,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没有对农户人性的深刻洞察,对商品经济、法律法规运作等规律的认真研究,是无法设计这波操作的。

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丁元英在这个领域里,展现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高超本领。

丁元英在面对芮小丹的露骨表白,能够保持一颗不动心,足见其身体里确实有三分贵气和静气。肖亚文之前说他在女人堆里鬼混,貌似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

芮小丹是典型的美人坯子。肖亚文说她腰细腿长,气质冷艳,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大美人。我不相信丁元英没有卑俗的欲念,但是我很佩服他没被卑俗的欲念所征服。这,就是一个男人的高贵之处。一个男人值得炫耀的绝不是凭借自己的魅力,俘获了多少美人,而是多少次克制住了自己,最终征服了欲望。征服一次欲望,远比满足一千次欲望难。

芮小丹——一生只做明白人

理由: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自在自如。

芮小丹短暂的一生,丁元英已经在书中给出最中肯的评论:“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芮小丹做人的明白之处,看似简单,实则极难。她或许还没来得及总结自己的人生,就匆匆离开了。她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却是许多人哪怕活到九十岁也无法到达的一生。丈量生命的,不是长度,而是深度和宽度!

芮小丹是一个取得德国永久居留权的人。这意味着高收入、高福利,在国人面前拥有优越感等等。但是,芮小丹放弃了,毅然回国做一名普通而又风险极大的警察。按照世俗的理解,这样的做法是傻。但是芮小丹并不傻,反而很聪明。这样做的原因,乃是她清楚自己的价值,只有在祖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在德国,她永远都只是异乡人,永远进不了主流社会。这样的活法,是放弃许多常人看来很宝贵的东西换来的。这样看来,她才是最富足的人。因为真正的富有不是拥有多少东西,而是能放下多少东西。你能放下的越多,说明你越富有。

芮小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无比清晰的规划和高度的自信自明。她按照既定的规划,一步步往前走,无人能阻挡,即使是她最爱最崇拜的人也不能。丁元英劝过她辞职,不做警察,但是她不同意。认为那只是丁元英理解的人生,不是她自己的人生。

在爱情里,无论男女,最容易迷失自我。而一旦失去自我,你的爱情就掉价了。芮小丹在向丁元英索要礼物时,不是一般女人所要的金银珠宝,豪车别墅,而是希望丁元英能在王庙村写个扶贫神话。

芮小丹站在王庙村头和丁元英的那番对话,几乎足以羞杀古往今来的女人们。

芮小丹说:“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没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我曾经这样做过女人。”

丁元英沉思了片刻,说:“金银珠宝,不足以点缀你这样的女人。”

芮小丹轻轻摇摇头,淡然地说:“我没那么尊贵,我还没可以清高到不谈钱,所以我努力工作养活自己。跟你要汽车洋房,糟蹋你了。”

一个女人的高贵之处,不是嫁入豪门,也不是拒绝豪门。而是在明白豪门的价值后,依然能在谈笑间将豪门的资源奉献出来造福穷人。丁元英是芮小丹的豪门,但是她却从来不曾想过占有他,而是奉献出他,让他实现对社会的最大价值。无论扶贫的结局和性质如何,芮小丹这种行为不失为高贵。

芮小丹爱丁元英,崇拜丁元英,但是却没有在这种爱中迷失自己,依然保持真我。这是需要何等的自信与自明才能做到。爱一个人是需要本钱的,更何况丁元英这样的人。这就是芮小丹爱丁元英的本钱,也是能赢得丁元英爱的最终原因。丁元英是一个对女性有着极端偏见和理解的人,按照他的说法,他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这是需要多么深刻的生活阅历,才能总结出来的教训。但是,他最终还是心甘情愿地拜倒在石榴裙下。并且在得知芮小丹自杀后,悲痛得咳血。这个大家认为的极品混混,最终付出了真心。

芮小丹对自己生命的处置,再次证明她的一生,从来都是自在自为,别人根本无法插手。她是警察,心里不会不清楚,自己以一敌四的最坏结果。但她还是那样去做了,因为她清楚自己生命的价值,只有在与邪恶的抗争中才有意义。自己的身体,只有在完整时候对警察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当她知道自己双腿炸掉,已成残废后,毫不犹豫地结束自己生命。她的自杀,是不想将残废后的身体,变成别人的负担。她是那么的独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

当她用枪口抵住自己胸膛的最后一刻,她心中所想的是:“乖,我以后不能再疼你了,你自己去找吃的吧。”这句话表明,她对丁元英的爱,至死都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爱得明白,活得明白,死得也明白。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洒脱自如。

参考书籍:豆豆.遥远的救世主【M】作家出版社,2005.1(2018.10 重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wUdfm0BMH2_cNUgoO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