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俗人的眼光看
林黛玉,清高敏感,自怜自爱,努力把生活过成悲剧的代表。
丁元英,出则净土入则凡尘,可自助,可助人,不悲不喜。
他们中间隔着一扇窗,打开,红尘滚滚;关上,枉自嗟呀!
林黛玉做为贾府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生得倾城倾国貌,兼有旷世诗才,与宝玉既有木石前缘,又两小无猜一起长大,如此真爱却没能和宝玉结合,让人扼腕叹息,尤其看到黛玉的丫鬟扶着宝钗与宝玉拜堂成亲,更让人为黛玉抱屈。
以文学的角度,林黛玉性情最富灵气,对佛道的感悟,几乎无人能够企及,拿丁元英和她放在一起似乎也不可类比,仿佛一个仙子,一个混混。
但为何林黛玉做为老庄文化的代表,做的禅诗,打得机锋,那么洒脱,生活中却任何一点小事,都能让她心碎,无法从自己的情绪之中走出来,她为何那么容易被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影响,不能洒脱一点,以至于最后含恨而死呢?
以前只是从情感从外界原因去同情黛玉,无论从还泪也罢,乃至觉得是宝钗的心机造成的也罢,从没有真正从她自身思考过悲剧的原因。
现在觉得即便没有薛宝钗,林黛玉也无法成为贾夫人。
因为按正常的发展,没有抄家出家这些事情,给贾宝玉选妻,选择的就是贾府未来的内府的掌门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是:贤良淑德,会理财,有管理能力。
这些条件,林黛玉都不具备。
首先古代对女人尤其大户人家对妻子的要求是贤良淑德,貌美才高都是次要条件,可以纳妾弥补。
而贤良淑德,不只是善良,更多的是守妇道,守妇道也不仅仅是不和外面人乱搞,还有许多内容,至于怎样守,有一些死灰复燃的女德班正在演绎,不合时代不过多论述。
反正这在倡导精神自由,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林黛玉身上是不会有的,这也是红楼梦在那个时代,让人感觉思想超前的原因,也是林黛玉的可爱之处。
第二,贾府上上下下那么庞大的开销,不说办省亲送葬那么大的事情,就是一般的日常开销,没有精明的理财头脑与手段都是不行的。林黛玉这中拿到钱都嫌脏的人,该如何应对各类经济问题呢?
第三,荣、宁二府四百多人,姻亲、血亲错综复杂,再加上奴仆众多,奴仆的下面还有奴仆,俨然是一个小江湖。有主子间的明争暗斗,也有奴仆间的趋炎附势。很难想象让林黛玉这样的女人去管理会怎么样?会不会常常被下人气哭呢?
她的善良敏感柔弱在大多数人眼中可能会觉得她人是好人,但大家跟着她不是一起伤春悲秋的,是要赚钱生活的,即便林黛玉成为贾夫人最终肯定也不会落好。
所以,在贾府那样的环境下,怎么可以只是有才情没财情,只在乎内心情感的人呢?只让贾宝玉一个人满意的婚姻是不行的,是需要找一个符合整个家族利益的女人。
相对的,王熙凤八面玲珑狡诈虚伪,私生活上也很混乱,在传统道德层面不能算是好人,但却不让人讨厌。为什么呢?
因为她有手段,有本事,能维护着已经腐烂的贾府照常运转,换句话说就是能让大多数人得利,能让大多数人依靠,那么就是一个好的主子。
当然人生当是丰富多彩的,花这么大篇幅说林黛玉,并不是说林黛玉不好,非要把仙女变成世俗的女强人,只是觉得像林黛玉那样的人,有那么高的颜值,那么高的才学,却郁郁寡欢一生,最后泪尽而死,实在可惜。
林黛玉做为文学角色,当然非常经典,但一些女孩如果把自己活成了林黛玉,总是陷入自己的小情绪里,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悲悲切切一生,那为何不让自己强大一点,具备应付俗世的能力,幸福快乐的过一生呢?
不然,你的悲剧,除了能获得一些叹息和同情,又能得到什么呢?
有才学的人容易清高,但沉迷于才情本身之外,更要懂得,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呢?
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屑于思考,总是要表达自己的孤独与与众不同,这对别人来说或许能引发一些情感共鸣与感动,但并没有对任何人有任何帮助。
当我改变思维,不再沉浸在小我小情绪之中,才仿佛打开了一扇门,世界豁然开朗。
思维方式从关注自身的情绪,转变为能为别人带来什么益处。
前段时间写《天道》第一篇,写了强势文化属性与弱势文化属性的分界线,在于靠字。
一个人只能靠别人时,不一定活得不好,但就像宠物一样,我们有时候也会羡慕宠物,觉得自己活得不如富人的一条狗,但你要懂得摇尾巴,懂得顺从,还时不时根据主人的命令作个揖,换取主人的赏赐。
这便是弱势文化属性的特征,要找到一个能恩赐自己的主人。
但做宠物是被动的,宠你的主人一旦不在呢?历史上最悲惨的大概就是戚夫人,刘邦在时戚夫人因为漂亮得到的是宠物般的爱,一旦没了刘邦的照应,这个宠物就在吕后的手下就变成了人彘,想一下戚夫人最后的境遇,中午的阳光都是流血的。
而如果你具备强势文化属性时,那么更应该思考的是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帮助,让别人靠你时就强了。
生活中也一样能见到许多宠物般的女孩,单纯可爱惹人怜,人特别好,特别善良,但就是让人感觉太弱了,本质中也有一种林黛玉般的悲剧人格,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悲剧。
无论弱势还是强势,这便是俗世凡尘的生活之道,而林黛玉那种则是从未踏进尘世一般,她太干净,不为主,也不为奴,只守着一份感情,因此她将成人之时,便被凡尘所吞噬了,所毁灭了。
我们很难想象,林黛玉变成老妈子的形象,读者与世人都不允许她那样变吧。
在俗世生活中无论男女没人会是林黛玉,总要应付各种俗务,那么在做事的时候,多学学丁元英,如何让事情做得圆满,会让自己生活过得好很多。
看丁元英请别人做事时,总能先替别人想很多,让别人得到好处,事情才会更圆满。
例如:跟韩楚风打赌,让韩楚风觉得输赢都会赚;让欧阳雪投资,让欧阳雪觉得自己像捡钱一样;让晓明冯世杰刘冰管理日常,就让他们得到股份都有种成为老总经理的自我满足;让农民干活,也让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每一个人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将得到的好处,事情就变得好办的多。
有很多创业者做事,总是在该谈钱的时候谈感情,该谈感情的时候谈原则,公司小小的就树立了各种规矩,最后反而弄得是众叛亲离。
做为创始人或者老板你要做成一件事情,你吃苦是应该的,为何要拉到别人和你一起吃苦?就一定要把别人的需求,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想清楚,并且明确告知。
你不是500强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去管理人约束人,在初期所能做的就是感情和利益,给别人以信心,就像欧阳雪常说的:我就信大哥。
试想丁元英不把利益讲清楚,就让欧阳雪拿一百万当董事长,欧阳雪就是心再大也难以答应吧。
包括自己现在写文章也是,过去过多的是表现自己的情感孤独等等,现在尽量想写出一些真正有感悟,能对别人有些益处的东西。
当然人生选择什么生活都可以,不一定都要学丁元英的成功,但我认为好的生活与坏的生活的分界线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
就像现在许多人逃离北上广,如果不是被动的活不下去离开,而是做好了人生规划,主动地离开,这样也挺好的。
如同别人都执着于出人头地的时候,丁元英却默默的呆在古城,活个自在吧。
从林黛玉到丁元英中间隔着什么,明白后就像打开一扇窗,这扇窗就是生活!
打开窗前,是只看到自己独善其身;打开窗后,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为更多人散发光芒。
来源网络:如来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