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无数个人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有些人顺利地从这座桥上过去了,而有些人却只能被人挤走成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者。成功者即那些身手矫健、挤在桥的前端疾速前行的人就成为清北复交重点名校的一名优秀生,成为了高考的佼佼者。往往高考的比试中也存在一个非常不同现象,这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家族效应”,你经常会发现有的人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那么他们的后代基本上也是名校学生,这个现象在高考的人群中也是多如牛毛。
最近,有一件大事使得河南一个农村家庭热闹起来了,突然有一天市教育局领导、县领导和乡领导都跑到这个破旧的乡村里慰问他们家,从一个门可罗雀的小门小户到现在门庭若市的热闹小屋,这些巨大的改变源自于什么呢?这些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的领导们又究竟是为什么都来他们家了呢?这户农村人家姓李,李老汉有两个儿子,二儿子以市里状元的成绩在今年参加的高考里拔得头筹,在全省的排名稳居前十,已经被清华大学机电工程专业录取,此等荣誉就连电视台也来进行报道,这令李老汉由衷地开心和自豪。
而且在前年的高考上,李老汉的大儿子也成功被名校复旦大学录取,虽然成绩不如老二考得好,但是也是相当争气,令人自豪的好事。接二连三的好事连连,这令许多邻居对李老汉羡慕不已,总让自己的孩子以李老汉家里的两个儿子为榜样,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有这样的成绩。
有双喜临门的李老汉虽然十分开心,但是偶尔也十分发愁,两个儿子都在名校学习,对于农村家庭的土生土长的孩子来说结婚盖房子也是有不小的压力,虽然自己的孩子总是孝顺的说:“爸,你不要太操心我们,孩儿们有出息了,以后会带你去大城市享福的。”孩子这么懂事,李老汉很是欣慰,但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依旧每天都不停地忙碌着,一心想攒点钱给自己的孩子们,好为将来打算。
村里的人有时候在路上碰到出门的李老汉还会调侃说:“老李啊,你说说你是怎么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的呀,明明你也才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历。”往往这个时候的李老汉都只是笑笑跟村民们打个招呼就抓紧时间去干活了,其实李老汉自己也不了解培养儿子的秘诀,也许最大的因素便是儿子比较乖和懂事听话,读书认真,开阔视野,因此也有了更坚定更高更远的志向,梦想着能够给自己的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家庭条件。
跟随记者来到他们村拜访李老汉一家,李老汉说他们现在住的是以前的老房子,为了有足够的钱家里的供两孩子上学,这些年就没钱翻修这个老房子,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翻修老房子盖上了新砖房,就剩他们家依旧是那种老式的土房,但是李老汉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他认为他做的事都是值得的,他相信他的孩子们一定会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
而他和他的媳妇已经在这老房子生活一辈子,他只希望孩子们将来飞黄腾达后也能够常回家看看,这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了,也是他们的念想。老李回忆自己曾经在工地干活时,为了给儿子们攒钱供他们上学,工地的其他人多少会有点零花钱买点小酒小菜的,可是他十分节俭,连瓶冰的啤酒都舍不得喝,热的一身汗却还是天天抱着保温杯喝热水,他说这样健康还能省一笔钱给儿子们当零用。
记者采访李老汉的时候,十分节俭的李老汉赶紧买点菜让媳妇去炒肉,平时偶尔吃点都要再三掂量,十分舍不得,如今却丰盛招待他们的到来。在关于他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两个孩子的问题上,李老汉面对镜头显得十分紧张,有一丝说不出话来,于是小儿子便出来说,他认为他之所以优秀变在于努力学习,对于爸爸小时候总是讲自己吃苦的事情十分触动,他并不想让父母今后继续吃苦,而且为了他自己和未来的下一代孩子有个好的生活,他也不想成为平庸的人,所以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就仅仅是这样而已。
虽然条件艰苦,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有努力就会有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