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很多人都会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所针对的对象,小的甚至从胎儿开始,大的可以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而各位网友们一定多多少少在学生时期被家长劝说过参加一些辅导机构,课业辅导班也好特长班也罢。而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辅导机构的事。
河南有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周女士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辅导班,前后一共花了23万,结果孩子中考时候的总分只考了220分,尤其是物理成绩只考了2分。这件事一经媒体报道出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家长自己心里难道不清楚吗?这么差的成绩,换哪个辅导班也辅导不上去。也有的人认为是孩子不想学,并非学不会,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只考两分。这个孩子的成绩不好固然是事实,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应该考虑的是责任在谁,谁来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小编认为在这个事情里有几个疑点。
一是辅导机构有没有将孩子的真实学习成绩告知家长。因为很多家长都会对辅导机构盲目相信,所以哪怕花费高价钱也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就像小编之前的文章里所讲过的毛坦厂中学附近开全托的母亲,这样的机构确实可以让人放心,但是许多家长因为盲目相信,没有仔细辨别,误以为社会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良心机构。
其实不然,有一些辅导机构为了让家长继续把钱送到这里,昧着良心不汇报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而这就可能会导致周女士会在辅导班的知情不报下一直交钱让孩子进行所谓的补习。这个初三孩子中考时成绩这么差,平常成绩也一定不会好,尤其是物理成绩,那么如果周女士知道了真实情况,还会花天价把孩子送到这里吗?一切都只能说明,可能是辅导机构蒙骗了周女士,对孩子并不负责。
二是辅导机构当时信誓旦旦地向家长保证孩子一定能有高中上,其实如果中途就发现孩子并不想学习,很难辅导,干脆就提前告诉家长,协商退钱或者其他方式处理。但是辅导机构并没有这么做,还是一直收着钱自顾自地给孩子做着“辅导”,这实际上就是在骗钱。而且一般的辅导机构,都不会这样盲目自信,没有了解孩子的资质和真实水平,就做出这样的保证,是相当不实际的,不管是多么优秀的教授也应该知道学习重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样的道理,而这种宣传只是一种蒙骗家长们的手段而已。
三是这个孩子既然什么都不会,辅导机构到底是怎么做的辅导,有没有用心辅导。其实在大多数的辅导班都会对新生进行水平测试,因材施教。程度较差的同学可以着重从课本入手,讲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一些简单的习题,并且重点在于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避免越是不会越是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可是这个初三孩子在这里这么久,成绩一直很差,甚至两分的物理成绩让一个小学生随便选择一个选项都可能得到这两分。显然这个辅导机构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学生,也没有对其进行劝退,可见其鬼迷心窍。
其实小编看到很多网友发表意见,有的人站在家长这边,有的人站在辅导机构这边。其实无论真实情况如何,家长、孩子、辅导机构都有相应的责任,我们都不能一概而论。家长没有仔细考察孩子在辅导班的学习情况,盲目投入金钱;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或者说学不会也没有积极提问,向家长反映情况;辅导机构知情而不报,收钱却不做事,缺乏责任心。事情应该由多方共同来承担,一起来解决。
而现在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辅导机构,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会竭尽全力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而许多辅导机构其实利润空间巨大,想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每一个人都应该理智对待,不能只重私利而昧良心,多方共同努力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