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全国是赫赫有名的高校,并且这两所学校都在武汉。而从今年的投档线数据分析到,作为中部985名校,湖北双雄,今年招生将湖北普通理工类考生的前4000名中的一半都收入囊中。
小编从查到的资料里得出,同样作为985名校的中山大学,或者是北京理工大学虽然对于考生们来说也是相当好的选择,而且给湖北省的预招生名额并不多,根据小编得到的资料发现,这些学校在湖北招生只有百人或者几十人,按说竞争压力会很大。可是实际上分数线却低于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是湖北省内的学校,所以对省内招生的规模会相当大,这两所学校对湖北省的招生名额都有一千多人,按说竞争压力会相对较小,但是这两所学校今年的提档线却比其他985名校高一些。对于这两所高校来说,今年的招生形势无疑是捍卫了主场的尊严,成为了考生们,尤其是湖北考生们眼中的香饽饽。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同为985名校,每一所高校各有所长,而且很多考生一般都会认为能出省最好出省,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但是实际上有几名湖北考生对此回应称是意料之中的事。湖北的学生对于省内的高校,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家长们认为,上不了“清北复交”,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就上武大和华科。从一个来自湖北考生的评论就可得知原因。
“在家门口上学,就业基本不受限,专业可选余地大,干嘛舍近求远?我们武汉人真的很少出去读书的,除了清北复交,其余各有千秋。”
其实如果仔细思考,这确实在情理之中,湖北的985 211名校数量很多,同样的,陕西、江苏、广东、北京也是如此,这些地方的考生们会得益于省内的211 985名校,而且这些名校都处于高经济水平的城市。考生选择了这些学校,既可以获得优秀的教学资源,又可以提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华科武大的生源中,在当地著名的华师附中基本上每年会各贡献150个名额。而且在华师附中还流传了这样一句话:三分之一上不了武大华科,三分之一上了武大华科,还有三分之一去了清北复交等名校。根据湖北考生所述,以前考省内名次9000名就可以填报武大华科,而现在招的基本上都是前4000名的学生,这主要就是因为更多高分考生选择了这两所学校,使得进入这两所学校的竞争变得激烈。
除了本省,湖北的985 211高校在中部其他省份也很受欢迎,比如湖南河南江西重庆等省份。因此,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也对这几个省份投入了较多的招生名额。
像今年华科武大的这种情况其实只能说是见怪不怪,因为在陕西,江苏,北京,天津,广东这些地区同样也会多多少少出现这种现象。这些地区名校林立,而且经济发达,不仅教育资源丰富,社会上的机遇也很多,这些地区的考生本来就已经获得了开阔的眼界,没有必要奔其他地方上学。
而“能出省就出省”的观念在一些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的地区,或者是教育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会出现。而小编所了解的河南就是一例,因为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老牌一本大学带上一个河南大学,其他大学都是这两年晋升的“双非”,而河南省人数多,考生数量大,在省内,无论是择校还是择业,竞争压力都会很大。所以小编在上中学的时候就会听别人说“能出省尽量出省”。
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国家建设了双一流学科,双一流高校,逐渐淡化985 211的观念。目的就是为了给更多高校投注资源,提高全国高校的教育资源水平,使得各地区高校实力有所均衡,给予考生们更多的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顺利择校,安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