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银行委托第三方催收,合法吗?

2019-09-24   请关注债勿忧

银行委托第三方催收信用卡欠款,是否合法呢?从相关法律来看,发卡行委托第三方催收信用卡欠款属于违法;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都是委托第三方催款。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合法”维权行为,但前提是必须要通知债务人。

那么,如何界定第三方催收行为是否违法呢?我们今天就全面了解一下有关信用卡欠款催收的情况。如果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一、简单了解一下国内信用卡现状

根据央行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16.73%,人均持卡量0.49张,同比增长16.11%。

从信用卡逾期情况来看,目前国内信用卡预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788.61亿元,相比2017年又增加了77亿元,创下历年最高。

由此可见,我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信用卡逾期也同样在飞速增加,真可谓有喜有乐、欢喜交加吧。但这种情况随着央行新版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风控加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悄然改变。



二、银行信用卡的业务发展情况

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超市门口或者小区门口摆摊推销信用卡业务的,这正是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快速扩张业务,不断降低门槛推销信用卡及授信的体现。而这种“病态”营销之下,带来的信用卡逾期也让银行头疼。

从2017年2018年,信用卡业务在银行实现了狂飙突进,我们可以从银行的年报所披露的数据发现端倪: 2017年,银行信用卡新增流通卡发卡量1273.39万张,同比增长126.34%;流通卡量383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9.73%,2016年为2560.61万张,2015年为1998万张。

2017年,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3036.28亿元,较上年末同比增长67.67%,2016年为1810.85亿元,2015年为147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信用卡业务在2018年狂飙继续,全年累计新增发卡量1737万张,同比增长15.1%。



为什么会从2017年开始,信用卡突然放量呢?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预示着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金融处于上升周期;另一方面,由于以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各种消费金融科技公司逐渐崛起,提供的各种现金贷服务出现巨大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总之,过去几年信用卡发卡量的激增,在各家银行占领市场空间的同时,其付出的代价必定是品尝风险,相信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对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欠款催收方式如上门催讨、恶语相向、谩骂、恐吓、威胁等竞相上演,那么作为一名持卡人该如何面对呢?



三、如何面对汹涌而至的催债行为呢?哪些催收行为属于违法?应该如何解决?

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只能对持卡人进行催收,不得使用暴力、胁迫、恐吓甚至辱骂等方式催收。同时也不得对催收人员以回款金额提成的方式来催收。

第一、作为一名持卡人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俗话说得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使用信用卡消费就必须面对,尤其是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切记不要“玩失联”,若有信息变更等需要及时与银行信用卡中心保持联系,更不能恶意赖账或有钱任性不还。

第二,也不必过于胆战心惊,请放平心态,就算是有信用卡欠款,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低人一等”。说到底与银行还是两个平等的对话主体,毕竟你是它们的客户,并没有高低贵贱。

第三,这一条非常关键,请记住只有银行属下的催收部门进行的电话催收、催收函催收方式是唯一合法催收方式,其他的第三方催款都属于违法,你完全可以拒绝。



​总而言之,债权人有权处置债权,催收本身属于合法的,但要先通知债务人。尤其是委托第三方催款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多次三次以上发送侮辱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其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就可以报案,要求警方对行为人作出治安行政处罚。而这个时候那份“录音”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信用卡逾期后该怎么去归还欠款呢?

债勿忧有以下几点建议:

1、想办法凑钱尽量还款,可以向亲朋好友周转,然后一次性还清。

2、主动联系银行说明逾期情况,争取免息分期的机会。

3、努力工作,提高收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整理债务,合理规划还款,避免起诉。如果你身陷信用卡债务问题, 可关注“债勿忧”,已为上万名深陷负债的卡友,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