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9年人才引进落户流程

2019-07-25   天津落户政策解读

在和平区民生服务大厅的居住证申领窗口前,张玲悦递交材料后,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整个申领手续。她告诉前沿新闻记者:“20个工作日后我就能拿到居住证了,因为妈妈已经有居住证,可以根据她的居住证来办,而我在天津有上学的信息,证明我在这边就可以办了,这样考驾照就方便多了”。另外,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配套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后,居住证受理单位改为公安派出所、公安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及受公安机关委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据悉,居住证积分入户申报由用人单位登录相关网站,于每年上半年的1月至4月、下半年的7月至10月提交申请,提交申请的截止时间是上半年截至4月30日24时,下半年截至10月31日24时。天津落户政策 非应届毕业生户口办理规定

天津的落户政策,关键是他们需要一个人事局的接受函,单位得有意愿和能力让你落户,非应届生天津户口才能得以办理。

一、应届生落户天津似乎比较容易,只要是正规的本科生,有工作就可以了;在天津上学的即使没找到工作也可以与教委人才、北方人才签订委托协议,把户口挂靠在天津。

二、往届生把户口迁到外地的

1、引进人才户口

本市企业引进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在我市注册的企业工作,准予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在津落户。

外省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只限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含业大、职大、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取得本科学历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已在我市注册的企业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允许本人户口迁入我市,农业户口可办理"农转非";在我市注册的

企业中工作满3年,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申报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户口迁入我市,并可办理"农转非"。具有我市常住非农业户口的本科学历人员,已在我市注册企业中工作满3年,要求配偶及子女迁入我市或"农转非"的,可参照此规定办理。需提交个人书

面申请、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单位或居(村)委会证明、结婚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引进单位证明、劳动合同复印件和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申请人须提供的有关材料: 申请书(申请人与被投靠人同时签字);申请人及随迁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被投靠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离婚人员须提供《离婚证》和离婚协议书或离婚调解书;住房证明(是指属于申请人、被投靠人本人或者直系亲属的合法住房);单位或村(居)委会证明(投配偶落户的。不需提交被投靠人单位证明)、暂住或寄宿人口登记表;随迁人如系独生子女的,须提供《独生子女证》,二胎以上(包括二胎)的子女须出具准生证,超计划生育的须出具征收社会抚养费原始依据;其它必须的证明材料。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计划》更加突出高端,需要院士、国家或省级“千人计划”人选、国家特支计划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天津市特聘专家等荣获国家或省部级人才称号的岗位共有321个,占总数的 30.5%;要求博士学位的岗位有584个,占55.5%;要求副高以上职称的岗位有545个,占51.8%。2、干部调动规定

本市从外省市调入干部,凡属具有大本学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虽不具备上述学历、职称,但确有真才实学,单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由调入单位主管人事部门将商调手续、本人档案及其他有关材料呈报市人事局审批办理;天津驻军部队符合军

官家属随军条件的,由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报市人事局审批办理;符合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天津知青回城安置及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等政策规定调津的,由接收单位主管人事部门呈报,市人事局审批并办理调动手续。

本市干部调往外省市,由干部所在单位主管人事部门,凭对方地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同意调入函及公安部门开具的户口准迁证呈报市人事局审批办理调出手续。

3、蓝印户口

自2007年4月1日起,购房申办蓝印户口的条件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商品房办理1户;投资申办蓝印户口的条件为,200万元办理1人,解决范围为投资企业法定代表人、投资者本人及配偶和未婚子女,且需有本人名下住房。

4、改派

本年底前经过学校进行改派,如果超过年底则直接找天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改派。

/>

今年的《计划》首先突出产业特点,对列入天津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摸底,着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产业结构、岗位需求的紧密对接。二是突出高端,需要院士、国家或省级“千人计划”人选、国家特支计划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杰青、天津市特聘专家等荣获国家或省部级人才称号的岗位共有321个,占总数的30.5%。要求博士学位的岗位有584个,占55.5%;要求副高以上职称的岗位有545个,占51.8%。需要本科或硕士的岗位,则要求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为用人单位紧缺急需人才,到岗后即给予丰厚薪酬。三是突出海外,今年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需要海内、外人才的岗位有938个,专门面向海外人才的岗位有72个,比去年增长了42%。此外,今年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需要海内、外人才的岗位有938个,专门面向海外人才的岗位有72个,比去年增长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