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封老师写给家长的信,条条戳心。
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两方合力,才能造就优秀的孩子。
新的学期,为了孩子的将来,一起努力,一起修行和成长。
家长想让孩子考高分、拿第一,我们十分理解。
可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先学会做人。
北大前校长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
光灌注知识、练习技能,岂不是把孩子变成学习机器?一定要让他们什么都学,什么都接触,多走出去看看,多动手尝试。
人生的精彩不止一种,有人登上高峰,也有人在路边鼓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适合自己的赛道。
希望家长能和老师一起努力,为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学校的作用,是对孩子进行再塑造,而家庭却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好的家庭,让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奋进,而有问题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学霸非天生,每一个学霸的身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父母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好习惯的养成、思维逻辑的初步塑造,性格的建立,这些都是孩子降生后,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的基本运转系统。 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同样不容忽视。
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孩子就像幼苗,养得好才能发芽生长,养不好注定会从小夭折。
在这最关键的几年里,家长千万不要纵容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爱护,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
父母对孩子越心软,孩子将来越辛苦。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不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懒惰。
教育一定是严格的,所以请善待那些对孩子严厉的老师,他们为孩子着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不逼他一把,有些东西永远不会长到他身上。 才艺双全的孩子,从小被逼着学琴学舞;成绩拔尖的孩子,从小被逼着勤学苦练。
每个优秀的孩子后面,都站着“狠心”的父母。
孩子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父母最该做的就是启发他们的潜能,适当逼孩子努力一把。
父母让孩子痛苦一阵子,孩子才能受用一辈子,享受人生前期努力奋斗的福利。
虽然努力很痛苦,学习很煎熬,但正是在这些痛苦的时刻,孩子其实是在走上坡路,一步步靠近成功。 教育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所有父母和老师都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老师一个人要管理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的学生,确实没办法对所有学生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好孩子。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一定会尽力而为。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的理念也不尽相同。
差异是一定存在的,但老师也在想办法弥补,让学生学好,让家长满意。
请您相信:从前、现在、将来,老师们都在尽心尽力。 有时候,疏忽确实在所难免。再负责的老师,也会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 我们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未来。
请您相信,我们始终怀着跟您一样的心情与期待,和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每个孩子而全力以赴,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家校和谐了,孩子会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