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毁约,孩子会记恨一辈子

2019-10-21   黄勇乐说育儿

小时候,你有被父母放鸽子的经历吗?

女星张歆艺在节目中讲了一件往事,引发了很多人共鸣。

她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一件妈妈织的毛衣一穿好几年,上中学了穿的还是爸爸的旧鞋子。

但困窘的生活并没有让她觉得辛苦,让她难过的是,父母的一次失信。

她学习成绩不好,妈妈为了激励她用功读书,对她许诺道:“只要是你考到班里前几名,就给你买一双小白鞋。”

知道家里困难,张歆艺从未问父母要过什么,但没要过,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渴望。

一双小白鞋,不仅是因为当时很流行,更重要的是,她从此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不用再穿着爸爸的鞋去上学了。

为了妈妈这个美好的承诺,一直不怎么爱学习的张歆艺开始拼命学习,把所有玩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

结果,当她拿着超出妈妈预期名次去兑“奖品”时,妈妈却失信了。

失望、震惊、感到被愚弄……那个时候,张歆艺就立誓:以后一定要给自己买很多很多的小白鞋。

她一直记得小白鞋的价格99元,长大了,她赚了无数个99元,然后疯狂给自己买了很多双小白鞋,但成长中那种刻骨铭心的失望却再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了。

生活中,被父母“放鸽子”,太常见。

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一次次鸽了自己后,很快原谅和释怀。

社会学家林·扎克说: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但若父母一次次破坏这份信任,孩子就很难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

知乎上曾有个引起争议的热门问题。

孩子成绩稳定班级十名左右,父母却不是很满意。

期末复习时,孩子提出,若是能考进前三,能不能给自己喜欢的游戏账号充五百块钱。

父亲为了激励孩子,答应了。

但当孩子努力学习,奋力考到第三名后,父亲却后悔了,觉得自己允诺得太随意,给孩子游戏账号充值是害了孩子。

他不在意钱,只是觉得这笔钱与其玩游戏还不如用来买书或去游乐园,于是向网友们求助,想换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

问题发布后获得800多万次的浏览,评论一边倒地心疼孩子。

很多网友纷纷说出了自己被父母鸽过的经历。

父母允诺考试完一起去看海,现在自己长大了,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说好了洗完电动车给5块钱零花,费力洗完了,父母不给钱还笑话自己;

和父母约定考试进步有1000奖金,努力进步后,说好的千元大奖变成了200块……

一个问答,生生演变成成年人控诉父母“欺骗式教育”的现场。

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即使不讲信用也没关系。

但从未想过,自己的失信行为,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多大的伤害。

一位父亲,说好周末带孩子去放风筝,结果一推再推。

要么突然加班,要么是太累了想休息,要么参加哥们酒局。

结果,十分伤心的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以为,父母给我的承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承诺。可是我错了,这种承诺最不可靠,也是最让我伤心的。

到现在我也没有理爸爸,我也不想。妈妈说,事不过三,所以我一次、两次、三次地原谅。

我以为,原谅可以改变一切。但是事实证明,我又错了。

原以为,亲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可是,为什么我感觉到的亲情,却是这样痛得刻骨铭心……

很多父母都像是这位父亲一样,对全世界都守信,却一次次漫不经心地应付对孩子的允诺。

新快报最新数据显示:有95%的孩子都觉得,自己的父母经常食言。很多答应的事情,后来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辞掉。

工作忙、没时间、临时出差、本就是一句玩笑……

父母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翻自己对孩子许下的承诺。

然不公平的是,大人的难处总是轻易就能被体谅。而孩子的感受,却一直被下意识地忽略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也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

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

可见在孩子心中,父母的言而无信是让他们最为厌恶的行为。

对父母的爽约难以释怀,并非是孩子过于“敏感”、“做作”,而是因为比例不同。

青年作家蒋方舟曾在节目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孩子世界的比例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被孩子无限地放大,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忘记。

也许,在很多父母眼中,对孩子爽约,不过是一件小事,但对将父母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孩子来说,对父母的信任崩塌,却是一道很难跨过的鸿沟。

正如日剧《四重奏》中那句话所说的一样: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空欢喜。

没有一种信任,经得起挥霍,哪怕是父母孩子之间。

如果你总让孩子失望,早晚他会死心。

对于想要成为合格的父母来说,不轻易允诺,言出必行,是必备的修养。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热搜:

贵州一个二年级的小男生领到了一张奖状,回家的时候手里拿着奖状,大摇大摆,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心里的得意和高兴,隔着屏幕都看得清清楚楚。

原来,男孩妈妈为了鼓励儿子,承诺他期末只要考到90分,就给他买辆单车。

达到目标的孩子,因为即将拥有一辆心爱的单车高兴无比。

当然,在视频的最后,男孩妈妈在他回家以后,第一时间就带他上街买了单车,小男孩骑着新单车的模样,让很多人纷纷为说话算话的妈妈点赞。

其中点赞数最高的评论这样说道:“这父母真讲信用,说买就买,小时候我都被骗大的。”

简简单单一句话,有3.2万个赞。

高赞评论的背后,藏着几万个被父母鸽过孩子的心酸和失落。

记得有一次记看节目,李亚鹏谈起女儿写信,多次提到希望他戒烟。李亚鹏哪怕很感动,但也不敢轻易保证,只说:“在不远的将来。”

他明明可以敷衍孩子,骗孩子,但他却不敢给出确切的保证。

因为他知道每一次承诺,都要负责。

虽然可能会让女儿感到失望,但实际上,如果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做到,这样做才是对孩子的重视。

不轻易许下诺言,因为孩子敏感又单纯,他们会当真。

有的时候,孩子想要的不是姗姗来迟的物质补偿、几句好听的话的敷衍。

孩子真的比父母更加敏感,也更加读懂感情。

父母或许有苦衷、有无奈,或许是真的忘了,又或者他们真的尽力去做,但是没有做到。

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必要得到公平的对待、合理的解释。

父母可以在身体上把孩子当成孩子,但是在精神上,一定要记得他会成长。

做不到,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尽力完成。

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因为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人无信而不立,父母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