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放弃了维持原油价格的努力,现在正准备将大量廉价石油采用洪水漫灌的方式推向全球市场,这一惊人的战略转变使石油期货市场陷入戏剧性的低迷状态,同时将其石油出口市场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美国拖进一场大宗商品争夺战之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之一,沙特一周前派人前往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欧佩克总部,试图说服该组织其他成员以及盟国俄罗斯进一步减少石油产量,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造成的原油需求急剧下降的局面。
但是,维也纳会议没能达成协议,破裂了。并且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从盟友变成了对手,这意味着不管价格跌到什么地步,他们都必须出售更多的石油,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求减产最后却变成了不得不增产,沙特不得不冒险一搏,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对于一个国民经济对原油销售依赖程度极大的国家来说,原油市场需求的萎缩会直接导致其经济不景气。
欧佩克和俄罗斯谈崩了
去年12月,沙特国王萨勒曼的长子、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与欧佩克成员国以及盟国的部长们商定,将每日原油的减产份额扩大至170万桶。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需求下降,今年2月,沙特自己的原油日产量又减少了40万桶,并且还可能进一步削减150万桶/日。
出席了维也纳会议的欧佩克资深人士对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表示,本·萨勒曼在所有欧佩克成员的支持下,将减产协议延长到了2020年,但他没有事先征得俄罗斯代表亚历山大·诺瓦克的同意。在收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指示后,诺瓦克退出了沙特倡导的维也纳协议。
诺瓦克在会议结束后告诉记者,2020年4月1日起,俄罗斯生产商就可以自主决定产量,不再受集体市场管理的束缚。
沙特是减产计划的总设计师,过去三年中,正是依靠这个减产计划,国际油价才没有大跌。但是,当俄罗斯拒绝让步后,沙特改变了游戏规则,变守为攻,开始加大产量,力图夺回市场份额。
沙特的第一步是准备从4月1日开始大幅提高产量,每天增加260万桶,这将会使沙特石油的日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230万桶。消息宣布的第二天,沙特国有石油巨头阿美公司宣布将会对优质客户下调油价。此举震惊了能源市场,原油价格创下了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日跌幅。
随着原油价格暴跌,沙特能源部长随后指示阿美公司加快脚步,到年底将日产量提高到1300万桶。紧接着沙特邻国阿联酋跟上步伐,该国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承诺4月每天向市场增加供应100万桶石油,并力争将产能扩大至每天500万桶。
事后看来,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地区级重量人物显然想向世界发送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沙特阿拉伯有强烈的“秀肌肉”欲望,这么做是提醒所有国家,如果不是沙特一直在牺牲自己、承担压力,全球能源市场就会受到供过于求的巨大冲击。
第二,如果能源行业真的交给市场力量自由主导,那么海湾国家将是最后的赢家。他们开采原油的成本比其他任何人都低,与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比起来,成本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全球影响
标普全球公司本周指出,由于全球市场崩溃和债务水平高企,美国中型油企阿帕奇、德文和墨菲已经将预算削减了三分之一,他们根本无法和中东的国有石油公司打硬仗。
一位了解情况的沙特消息人士说,维也纳计划中并没有发动价格战的打算。这位消息人士谈到了与会各方努力的方向并不一致,他认为俄罗斯参加会议的目的是遏制美国页岩油企业扩张的势头。一位俄罗斯政府消息人士说,他们愿意妥协,但无法像利雅得希望的那样进行那么大幅度和长时间的减产。
现在,美国能源公司已经陷入困境,油价比1月份的峰值下跌了50%,这是自2016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能源情报署表示,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速低于预期,今年最多达到日产量76万桶,到2021年,美国每日产油能力还将缩减30万桶以上。
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到4月,沙特阿拉伯很可能会排在第二位,而俄罗斯的扩张能力有限。一些人认为,在沙特重新夺回世界最大产油国的“宝座”之前,价格战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