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健身的人是最刺眼的?
普通人如果长得丑可能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健身的人如果长得丑,就会遇到类似“健身有个鸟用,还不是那么丑”的评价。
难道健身的人就不可以本来就长得丑吗?
普通人啪啪啪的时间短一点,可能会被当成男科问题治疗。
健身的人啪啪啪时间短一点,就好像是活该一样,好像健身会造成这样的问题,是自找的。
难道只允许普通人萎靡不振?就不允许健身的人是快男?
哪怕是反串女装,对于普通人,网上的评论往往是“女装大佬”,甚至是“我可以!”
但是健身的女装大佬就容易被很多人当作变态。
很多事情和健身并没有绝对直接的联系,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可能在普通人群和健身人群中发生的概率很接近。但是一旦发生在健身人群身上就显得有点刺眼。
比如最常见的男性功能障碍ED成因极度复杂,抑郁、焦虑、经济压力、日常夫妻矛盾、性知识缺乏、不良性经历、抽烟、处方药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手术外伤等等。这些基本都不是健身人群“独享”的,而是全体中年男性的问题。
相反,健身对于其中的部分问题还有缓解和预防作用,比如有氧运动与心血管的健康、力量训练促进的雄性激素分泌、规律作息和饮食、高昂的精神状态等等,如果你希望健康地增强能力,那么健身恰巧是正规医疗之外一个很好的辅助选择。
至少,身材好的话,还能增加异性的亲睐,获得相对良性的状态。
又比如“健身的人是不是很多同性恋?”。
答案是:“没错,确实存在,但是跟健身也没关系”
目前主流的研究是同性恋由先天主导,有概率在社会中存在,且无法通过心理干预改变,这种情况即使在非人类动物社会中也存在。
有些人是真的有“虚假一致性偏差”心理:喜欢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
他们也许曾经注意过几个肌肉男同性恋者,然后高估了这种经验的普遍性,以为更多的人有类似的情况。
有些人甚至连一个肌肉男同性恋都没有见过,只是听某些人侃侃而谈就会强化这种认知。他们永远相信统计学的数字是阴谋论,而自己的判断才是真理。
如果真的有什么密切关联的话,可能是他们与女性一样欣赏男性健美的身材,对于肌肉男的试探会更多。
如果身材很差,遇到这种情况的概率自然就很低,说得扎心一点:别人凭啥找你?图你岁数大,还是图你不洗澡?
那么真遇到偏见到底怎么办呢?
无解!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偏偏就有人要指出拿破仑小时候谎话连篇、殴打老师的问题。
偏偏就有人非要研究毕达哥拉斯可能杀了自己的学生疑案。
偏偏就有人要纠结爱因斯坦喜欢穿女士凉鞋的心理。
偏偏就有人喜欢盘点胡适生平的烂桃花。
偏偏就有人嘲笑老舍打麻将成瘾而且奇菜无比。
偏偏就有人八卦牛顿炒股亏到姥姥家。
偏偏就有人好奇徐志摩嗨上天的私生活。
而纠结的人中,大部分连这些名人对人类的主要贡献不是很了解,甚至连他们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
想尽办法证明别人的优秀存在瑕疵,企图安慰自己不优秀的现实,可笑而可悲。
一个压根不健身的人跟你争论,你理他一下,就是你自己想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