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酷吏自尽,皇帝命人抄家,搜出一个破箱子后,儿子官拜丞相

2020-01-19     寻菡探史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在古代,有酷吏这一称谓。所谓酷吏,就是在审判时用残酷的刑法对待犯人、并且在管理下属时从严执政的官员。然而正是因为酷吏们从不徇私枉法,又秉承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执法态度。所以难免得罪某些高官显位,最后落得不幸的下场。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酷吏——张汤。

酷吏张汤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除了当朝统治者的身分外,他还是个政治家兼文学家。值得一提的是,他独特的治国理念在当朝及后世都享有极高的评价。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治国的呢?用两个字来概括:严苛

刘彻除了对官员、大臣的要求严苛,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之外,他还喜爱培养手下的酷吏。在他培养的很多酷吏中,张汤就是其中位居前茅的一位要臣。他会用最残酷的手段对待那些罪有应得的犯人,会用最严格的规定来约束自己的下属。执起法来也是六亲不认,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贿赂不了他。

审讯潜能

其实在张汤还很小时候,他便被发现了具有日后当酷吏的潜力。他幼时最爱的爱好便是审讯、盘问,若是没有人供他盘问,他便会抓住家中偷食的老鼠,对它们进行审讯。长大后,张汤的潜能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开发,这种雷厉风行、面对规则毫不退让的处事风格得到了刘彻的赏识

当时的汉朝,诸侯王频繁揭竿而起,违抗王命,造反趋势愈加明显。但欺善怕恶的官员大有人在,那些胆小如鼠的官吏害怕受到那些诸侯王的报复,都不敢深度追究他们,唯有张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都究根追底,把罪名都精确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再一一精准打击,该杀头的杀头,该关入牢房的关入牢房,丝毫不容得通融。

到最后,在他的手下,经统计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竟达到了万人之多,虽然其中确有不少人是因为误判、诬陷的无辜者,但张汤还是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推入死亡的深渊。不过汉武帝对他这样的办事风格十分赞赏,并且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大臣才能真正地帮到自己。于是将张汤的职位升至为御史大夫,专门负责国家与经济相关的工作。张汤因为被汉武帝的提拔所感动,他甚至常常将那些得罪人的活往自己身上揽,免得大家对皇上怀恨在心,即使自己被人记恨也毫无怨言

在后来与匈奴抗战的时期,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汉武帝不得不想办法填补国库和军费的不足,不过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百姓那多“刮一点油水”,然而,这样的做法必定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损害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失去了民心。张汤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他主动为汉武帝背下了这个黑锅,向外宣称都是因为自己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才会推出这些政策。张汤这一担,纷至沓来的就是无数人的仇恨

惨被陷害

在众多与张汤为敌的人中,有一位长史名叫朱买臣,此人早年行事不端,曾经被直言不讳的张汤所揭发针对,从此他便一直惦记着要给张汤点颜色瞧瞧。为了解恨,他买通了另外两位长史,在汉武帝面前造谣张汤,说张汤泄露了国家机密给大商人田信,两人从此获利,私吞国家财产,牟取暴利。

听完他们的话,皇帝开始对张汤起了疑心。这当然不只是朱买臣一面之词的作用,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汉武帝早就注意到,自己在颁布一些政策之前,总有一些商人会“未卜先知”,很明显,这证明确实是有身边的某些近臣走漏了风声,而恰恰张汤就是掌管国家经济大事的大臣,又深受皇帝重用,本来就具有很大嫌疑的张汤,因为朱买臣等人的诬陷,张汤的嫌疑更是大大加重。此时,张汤已经深陷被他人算计的圈套,自身难保

张汤自杀

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汉武帝派手下的一位执法法官赵禹去审判张汤,不巧的是,赵禹和张汤一样,也是一名酷吏,盘问过程中,他对张汤说到:“如今这么多的证据都指向你,你应该无话可说了吧?你之前害死了这么多人,这就是你应得的报应!”然而张汤却丝毫不害怕,他大声说到:“我张汤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朱买臣他们完全是造谣生事!”说完,张汤便当着赵禹的面,自尽而亡

张汤死后,汉武帝不明白事情的真相,还以为他是因为证据都摆在眼前无法狡辩,所以畏罪自杀,于是派了好几个人去张汤的家抄家。但奈何抄家的大臣发现,身为长史的张汤家中竟然没有任何产业,唯一发现的财物,竟然只是一口装着五百两金子的破箱子,而这五百两也都是来自皇帝的赏赐。这时,皇帝终于明白了张汤的廉洁与对国家的忠诚。

此外,张汤母亲为他办的葬礼也十分寒酸,只有简陋的一个普通木制棺木,他的母亲悲愤地说到:“我的儿子一生为官正直,如今竟然被人诬陷致死,我又有什么好厚葬他的呢!”听完张汤母亲的话,汉武帝内心愧疚不已,同时感叹到:“有性情如此正直的母亲,绝对不会教出违法乱纪的儿子!”

最后,汉武帝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给张汤平反,让他瞑目,下令处死了朱买臣等人,同时,也升了张汤的儿子张安世的官职,并且再之后也对张安世照顾有佳,这也使得张安世最后当上了丞相,成为了既有军权又有相权的三朝老臣。并且张安世的子孙也接连继承了这个爵位,使得张家的几代富裕了长达近两百年的时间

张汤虽然身为一朝酷吏,手段残忍,但他所做之事的确公私分明、尽职尽责,一生也在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正是有了他在汉武帝身旁,担负了他人所不愿意承担的,忠心为主,汉武帝才能完成自己的大业。虽然张汤被不幸错杀,但他仍留给了子孙后代一个幸福的未来,如此一来,也算是皇帝对他尽职尽责的弥补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0Tiv28BjYh_GJGVtx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