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有一个老板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因为自带超强的领导思维和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的工作模式,被大家戏称为杀伐果决的女魔头。
当初我们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因此特别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给手下员工进行培训,从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分析,将各个部门的针对性问题逐一击破,对当前各阶段的分工合作进行专业指导,因此在整个会议上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聆听,准备下去之后结合工作重新规划自己的前进线路。
但是当专家讲述完之后轮到我们的老板进行讲话的时候,她清清嗓子对自己手下的员工说:“请各部门查收自己的邮件,我已经将你们的工作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下去之后按照新的规划方案进行。”
大家在一片震惊中结束了本次会议,下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早在会议开始之前,老板就让助理将各部门任务细则进行了统一整理,并且亲自将各部门方案中的核心点进行了划分,所以在结合专家的讲话中很轻易的突破了旧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会议内容做了正确的修改,在大多数人还未曾准备着手的阶段,领导已经做出了最新的规划。
那一次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执行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的主动找事做,并不是让你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中加入各种冗杂而无用的环节来拖延时间,而是发挥你的个人思维将工作内容进行多方面的结合,并且成功将新事物融入到当前的工作中来。
举一个大家所熟知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香港珠宝大亨郑裕彤,当初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去父亲朋友的店里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郑裕彤所展现出的超出平常员工的发散思维和高度的执行力,让他最终实现了自我逆袭。
当初在“周大福”打工的时候,郑裕彤最喜欢的就是没事找事,曾经自己的老板让他去码头接一个自己的亲戚,他在码头等待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南洋商人,这个人在码头上四处询问有没有可以兑换港币的地方,郑裕彤灵机一动,既然亲戚还没有来,自己可以带领南洋商人去周大福的金店里兑换港币。
于是郑裕彤马上对那个商人说:“我知道哪里有兑换港币的地方,你可以跟我来,在周大福的金店马上就能让您兑换到港币”,于是,他带着这个商人来到了周大福金店,随后安排好他的事宜,正好返回去接到了老板的亲戚。
随后在郑裕彤的工作和生活上,老板逐渐发现这个小伙子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别人没有的超强执行力,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懂得将周遭一切可能发掘的商机用最恰当的方式融合到自己的公司里,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所以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裕彤,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个小员工逆袭成为了香港珠宝界和金界的龙头人物。
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主管能力,而不是时刻抱着自己给别人打工,所以可以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工作,这样才能用主人和领导的思维去创造工作中的业绩,在不断“找事”的过程中面对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提升自身的能力。
而且执行力不仅仅体现在方案实施之后,一个优秀的员工,会在当下的方案研讨中,将工作中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并及时的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说在工作开始之前的方案规划中,不管领头的人多优秀,你也要懂得主动挑毛病。
但是很多员工因为畏惧领导人的权威,还有自身对个人能力的否定,导致在工作中只知道完全按照领导群安排的任务进行机械的完成,不会结合实际去考虑问题,对于很多疑惑也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咽回肚子里。然而我所见过的敢于主动挑毛病的人,后来都在个人的领域上有所建树。
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创始人黄鸣,曾经还是一个员工的时候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当时有一个最新的工作方案评审会在公司召开,他本着去学习的态度参与了这次的评审会听讲。
但是在听讲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在这个即将要实施的方案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首先是在理论上和自己曾经所学的知识相悖,其次执行方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并没有在方案中体现。所以他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在一堆权威且德高望重的专家当中选择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最终,这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将其中一半的任务量分配给黄鸣的小组进行执行,他这种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力和敢于研讨的创新力。让他在工作发展的道路上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所以,我们在工作的道路上,想要将自身的执行力发挥到最大,就应该将其与创新力结合,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将接下来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并且成功找到方案中的不足,超额完成自己的任务。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假如你明知不可为而为,就是在空想,这种不切实际的规划很容易让人丧失信心,更别谈什么执行力了。然而曾经有一位阿里的员工,就在不可为而为中缔造了最大的成功。
在阿里年度表彰大会上有一位销售冠军叫贺学友,他在领奖的台上夸下海口自己今年要缔造阿里的业绩冠军。并且马云在听了他的承诺之后,给他定了365万的到账业绩,78%的续签率,这个看起来的惊天数字,并没有压倒贺学友。
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开始将一整年的计划按照极其详尽的方案进行规划,通过每一天的细分目标进行执行,通过小目标合成大目标,每天激励自己前进,最终达到了600多万的销售额,但是续签率还差一点。不过这样的惊天业绩,已经超过了所有阿里员工。
由此可以看来,当我们给自己的既定目标定的更高一些的时候,尽管最后未能达成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却发现已经超越了自己原有的实力和能力,这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在无限趋近的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迈进更高的台阶。
所以针对以上的案例分析,我给出了培养执行力的三点建议:
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好了当下的任务之后学会利用富余的时间去思考更多可以提升公司业绩和个人能力的事情,在当下的环境中发掘和自身业务相关的资源并果断的进行融合,从而拓宽自身思维方式,多渠道发展个人资源。
一般敢于挑毛病的人,不仅仅是公司团队思维火花激烈碰撞的催化剂,还在无形之中将个人思维代入了公司的主运营思路中去,这样的人才是每个领导人希望看到的。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大局方向出发,从而提出更有前瞻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即使最后不一定成功,但是它锻炼了你的思维能力,还向领导证明了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目标确定法则可以让大多数执行力不足的年轻人更轻松的完成领导的既定目标。因为我们向着更高目标出发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将分化目标无意识的提升了一个高度,尽管最后不一定完成了最终目标,但是在向主目标无限趋近的路上,我们成功的达成了领导想要看到的结果,提升了领导眼中作为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当我们有意识的培养了自己的执行力,就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更高的效力,达成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