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爽
前天晚上凌晨12点,小倩收到领导一条微信:项目进度表今天没有发到我邮箱吗?
小倩解释: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我明早起床发给你。
小倩是习惯早睡早起的,当天太晚了她就没有继续工作,想着明早上班之前发给领导也是一样的吧~
结果第2天她刚到公司就被领导批评了:“你为什么不主动向我汇报呢?完成不了我可以想其他办法啊!”
小倩觉得有点委屈,还没有完成的那部分是另一个同事负责的内容,由于在等他导致耽误了自己的进度。
领导又接着说:“你这样很不靠谱,凡事都需要我来问来检查。”
小倩那一整天工作都没心思,怏怏不乐的。这种情况在职场新人中很常见,他们总是弄不清楚什么事情需要向领导反馈?在什么时间反馈?怎样反馈?
所以,今天我将重点讲讲“事情没完成,怎样向领导汇报”的问题:
一、没有向领导汇报的2个原因;
二、职场新人汇报工作的4个步骤;
很多职场新人都害怕和领导进行沟通,汇报就意味着交流,交流就会让领导发现你的不足,发现不足就会被批评。然后形成恶性循环:不敢向领导汇报——没有沟通和领导距离越来越远——距离远更加恐惧不敢汇报......
小倩就对领导很畏惧,她说:“领导太严格了,她的眼神就能杀死我。”在办公室里,她都是能躲则躲,领导一天不找她说话她才安心,一喊她名字她就觉得大事不好。
职场新人会害怕可能是受从小教育的影响,老师、家长、领导都代表着权威,我们要绝对服从,一旦出错就会被批评。但是在职场上,领导和同事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为了公司在工作,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对待领导,我们做到尊重即可。
作为下属,很多时候我们是知道要进行汇报的,但是不知道什么事情要汇报,是所有的事都要汇报吗?我们不知道领导的要求,和领导目标不一致,在沟通时存在偏差,导致领导认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却选择忽略。
在综艺《奇葩说》里,黄执中曾说:“人生的困惑,十有八九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而人际关系的困惑,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是存在偏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往往都清楚:企业生产力消耗,很多时候是由于上下级之间、各部门团队之间、同事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到位。
有个名词叫沟通漏斗,是指工作中团队沟通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领导想表达100%的内容,真正说出口只剩下80%,而下属听到后,由于个人思维方式、经历背景不同,只能听到60%,而真正被人理解且吸收的只有40%。
同样一件事情,领导认为它非常重要,而下属理解的却是可做可不做,既然可做可不做,那就说明自己有决定权,可以把任务拖到明天再汇报,或是根本不汇报。
那我们到底该怎样向领导汇报呢?如果任务没完成,什么时间汇报、
怎样汇报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4步:
首先要改变想法,克服恐惧心理,积极与领导进行交流。
美国作家马克·麦考梅克说过一句话:“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
如果我们不汇报,领导看不到我的完成情况,会造成哪些结果?
(1)超预期完成,她却不知道,我们失去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2)有失误但她没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次成长进步的机会;
(3)有失误但被领导发现,直接被批评,降低你在他心中的分数;
小倩事事都需要领导亲自过问,她才会回应。而同期进来的小杰则会主动与领导沟通,领导和他越来越熟悉,也在慢慢地把更多担子交给小杰。
汇报能让老板放心,清楚地知道各项任务的进度;在汇报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和老板之间的信任程度;老板看到你积极主动反馈工作,每一项都认真落实,以后才会把更多更重要的责任交给你。所以,汇报对我们而言是有利无害的,员工一定要积极和领导交流。
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中提到,日本的领导在布置任务时,会强调5次。
第1遍:
领导:“小倩,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事。”
小倩:“是!”转身要走。
第2遍:
领导:“别着急,回来。麻烦你重复一遍。”
小倩:“你是让我去做××事对吗?”
第3遍:
领导:“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
小倩:“你让我做这事的目的是xxxxx。”
第4遍:
领导:你觉得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小倩:这件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遇到A情况我向您汇报,如果遇到B情况我自己做决定。您看可以吗?
第5遍:
领导:“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
小倩:“如果让我自己做,可以在某个环节……”
领导会问下属5次,在这样的对话中,下属把此次任务的目标、要求、困难、优化事项等全都准备好了,在执行过程中大大降低出错概率。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领导往往不会重复这么多次,进而出现理解偏差。一方面,作为领导者,要提高传递信息的技能,而作为下属,我们更应该向上管理领导,和领导一起实现目标。
彼得·德鲁克在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工作想要卓有成效,下属发现并发挥上司的长处是关键。”
管理并不是说只能领导者管理下属,下属同样可以向上管理领导,实现合作共赢,把任务做得更好。如果领导安排任务时你没有完全理解,那我们就应该主动去确认,降低出错概率。
具体该怎么做呢?
a.用笔记本写下领导安排任务时的关键信息,避免有遗漏;
b.向领导提出3个问题:
这次任务目标是什么?
这次任务有什么要求?
这次任务截止期限是什么时间?
c.用自己的话复述一次给领导听;
在领导布置任务时,我们能做到这样3步,一定能准确地了解领导需求,避免快到截止期限时和预期不符合,又要全盘修改。
如果是短期工作,就见缝插针地汇报情况,选领导不忙的时间简单讲一下目前进度和完成情况。
而如果是长期工作,则需要在项目不同的阶段进行汇报。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我们可以用1%,50%,100%的法则来汇报工作。
这里的数字代表项目完成进度,1%就是指项目开始初期和领导进行汇报,运用上面讲到的步骤向领导确认,避免在一开始方向就出错。
50%代表项目基本可交付的时候,50%并不代表一定要等任务进展到一半再去汇报,而是在项目大体框架已经出来只需要补充细节的时候。这时候向领导汇报是为了再次确认方向没有跑偏,同时向领导询问是否需要调整改变。
100%就是指任务全部完成后汇报成果,做一个总结复盘,为下一次的PDCA做准备。
如果预感到任务无法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应该提前告知领导,让领导心里有底,了解情况后领导会相应作出决策。
例子中的小倩被批评就是因为没有告知领导,不过在向领导反馈任务没完成时也是要注意沟通表达的,可以用PRS结构。
PRS结构来自程龙的书《谁说你不能演讲》,是适用于即兴演讲的,但我认为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也可以用这种结构:
还是以小倩来举例,如果她在今晚下班前无法完成工作,那她应该提前这样向领导汇报:
领导,你好,项目流程文档我还没完成,在今天晚上19:00之前不能发到您邮箱【说明问题】,导致此问题是
1.这部分由小蓝负责,他还没有发给我;
2.我没有催他;
3.文档还需要修改,在处理另一件事遇到阻碍一直在钻研,忘记修改;【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
对此,我给出2个解决方案,
方案A:我帮小蓝写好,今晚发到你邮箱;
方案B:我再催小蓝,明早上班前发到您邮箱;您认为哪种更好?
可以再加一句,我认为方案A(或B)更好,并且表达下次会怎样改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工作汇报在职场中非常重要,但是职场新人却总是忽略。对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
一、职场新人不愿汇报的2个原因:下属不敢向领导汇报、下属不知道什么事情要汇报;
二、职场新人汇报工作的4个步骤:
1.改变想法,积极与领导交流;
2.向上管理,和领导反复确认;
3.及时反馈,汇报工作进度;
4.不能完成时,提前告知领导;
你是怎样做汇报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