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这个春节放心吃肉、大口吃肉!~
昨天(1月1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春节临近,大家都很关心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问题。随着前期生猪稳产保供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生猪产能恢复加快,目前猪肉市场的供应是充足的,价格总体平稳,禽肉、水产品等替代品产量也明显增加。
来源:央视网(下同)
为切实保障春节期间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了有力措施,确保节日市场供应稳定:
一是加大冻猪肉储备投放,自冬至前10天至腊月十五,已经分6批次合计投放了约1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全国大多数省份及主要城市也结合当地市场形势,联动进行投放,增加了猪肉市场供应。今后一段时间,包括春节以后,还将继续加大组织投放冻猪肉储备;
二是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不受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加大督促力度,指导各地落实好保障补贴机制,最新统计,各地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2.5亿元;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国家发改委将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各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
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有望总体平稳
春节将至,猪肉消费即将进入高峰期,农业农村部日前表示,当前生猪生产出现多重积极因素,不支持春节前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下同)
从2019年12月份监测情况看,一些养猪场户前期存栏的肥猪开始集中出栏上市,生猪出栏环比增加14.1%,出栏平均活重达到128.5公斤,综合测算猪肉产量将增加17.1%,通常节后猪肉消费会有所下降。
养殖户扩栏意愿强 生猪产能回升
在各项政策措施和市场行情的带动下,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不断增强,全国生猪产能继续保持恢复向好势头~
半年前,田景刚的养殖场生猪存栏量是1500头,现在经过设施设备升级,养殖场的生猪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这里的存栏量已经达到3000头。在河北唐山,像田景刚这样的养殖户不在少数。
河北省唐山市生猪养殖户 田景刚:贷款也顺畅贷了50万元,新增了七栋猪舍,经过猪舍改造,母猪每年每头能多产两头仔猪,另外我建了沼气池,满负荷生产可以发电取暖。
河北省唐山市某饲料供应商 姜永杰:从去年的八月份开始,唐山的猪饲料销售每个月都在增长,去年十二月份比十一月份增长15%,其中母猪饲料增长20%。
养殖户积极扩栏,算的是一笔经济账。
河北省唐山市生猪养殖户 田景刚:行情好,现在是十八块一斤,价格是历史最高纪录,一头肥猪能挣两千多块钱。
伴随着生猪产能提升和行情拉动,养殖户出栏的积极性也在提升。
河北省唐山市生猪贸易商 崔志众:价格稳定平衡,赚钱,出栏量多了,大家也不压栏了,每头猪在三百二三十斤左右,一天收个五六十头。
记者在河北唐山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很多养殖户都有扩大生猪存栏的想法,他们了解到,目前,广西、广东等地已经开始出现楼房式猪场,这是一种全密闭式多层立体建筑,这让养殖户们有了新思路。
河北省唐山市生猪养殖户 李宝震:准备再盖三栋猪舍,大约存栏三百头母猪,年出栏约六千头的产能。我最近感觉唐山附近有盖三层楼养猪的,这个挺好,第一节省一半的用地;第二减少人工,都是现代机械化的设备;第三通风好,减少疾病。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全国最新的生猪生产情况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显示全国生猪基础产能回升势头逐步稳固,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生猪出栏量增长明显。
而昨天的另一个春节消息,则是让逐渐适应垃圾分类的大家,在心里又立起了一杆“环保标杆”——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截图自国家发改委官网)
而这也是自十二年前发布“限塑令”后,我国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再一次提出的新要求。
《意见》中有不少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了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力度,落实好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性能。另一方面,健全制度标准、严格执法监督。
全球多国陆续颁布塑料微珠禁令《意见》细则一图看懂
塑料微珠通常被应用于洗面奶、沐浴露、牙膏、护肤霜等日化用品中,由于尺寸太小,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微珠无法被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过滤,最终会流入海洋,成为海洋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为了应对塑料微珠造成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很多国家已经陆续颁布了相关禁令。
塑料微珠通常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可以说塑料微珠在环境中无处不在,科研人员已经在海水、食物、空气和自来水等来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塑料微珠。
它本身所含的以及在水中吸附的有毒物质能经由食物链累积,最终可能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去年,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周摄入近5克的塑料微珠,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塑料。
《意见》还有哪些细则,一图告诉你!
《意见》指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 杨春平 点评:
政策变量就是无论从范围、从种类,还是从措施都更加丰富,比如说2007年那次只是在超薄塑料袋,这一次是针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的以及包装物等几个方面来提出了我们的禁止限制。
作者:你发姐
编辑:李昂
监制:王俊稷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网、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