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自救指南

2019-10-07     变相怪姐


十一长假嗖的一下就快过完了,明天即将回归社畜身份,大家生物钟调过来了吗?

此时此刻,如果你感到焦虑、抑郁、烦躁,或是还在逃避即将上课的现实,那么恭喜,你已经患上了“假期综合征”!

假期综合征,又名节后综合征,多发于城市白领,一般是指在节后三天至一个礼拜里感到意志消沉、疲乏厌倦、注意力不集中,并且上班期间工作效率低下,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幻听、神经衰弱等症状。

为此,贴心的怪姐特别整理了一份假期综合征最佳治疗方案,保证让你从心理到生理,全方位瞬间回神!

症状一:起床困难

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在家葛优瘫,估计大家的作息时间这几天都不在北京时间吧?于是生物钟大乱的你,明天要怎么战胜时差,成功准时上班呢?

物理疗法:

上班第一天,为了保证准时起床,务必在今晚使用手机闹钟,每隔5分钟设置一次,最低配置10次,确保你的瞌睡无法战胜你的忍耐力。

然后在临睡前把手机放在躺着够不着的位置,闹铃声建议选用《月亮之上》等广场舞金曲,这样就算闹钟叫不醒你,家人邻居也会闻歌起舞,顺便吵醒你。

心理疗法:

早上起不来只是问题之一,经过了七天的夜夜笙歌,晚上睡不着才是更大的问题。

怪姐建议,有条件的可以点上香薰,它的香味可以助你放松神经,加速入睡。

没条件的,可以使用一种帮助睡眠的4-7-8呼吸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先大口呼气,闭上嘴,用鼻子吸气,在心中默数1到4。然后停止吸气,屏住呼吸,默数1到7,最后再次大呼气,并在心中默数1到8。

照此步骤依次重复3遍,就能帮你减轻焦虑,快速入睡。

症状二:逃避性工作障碍

经历了七天的假期,很多人对于重新回归岗位是感到抗拒的,内心充满了对上班的恐惧,尤其害怕手机响,不少人甚至会突然产生上班很辛苦,考虑辞职的想法。

调理疗法:

对于这种逃避心理,面对现实是最简单粗暴的治疗方法。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账单、银行卡余额和信用卡账单等一系列账单,再回忆一下假期支出后回答以下问题——

这次十一出门旅行又花了多少?上个月的信用卡和花呗还了么?年终奖有着落了吗?

所以,我还有什么底气不专心工作?

心理疗法:

物理疗法虽然简单粗暴,但有时也会产生反作用,所以更好的方法是消化这种负面情绪,化“逃避”为“期待”。

期待是快乐的源泉之一,因此人为地制造一些小期待,有助于我们摆脱丧气满满的现状。

比如节后一个星期,在穿衣打扮上多费点心思,每晚提前规划好第二天的打扮,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饰出门,可以大大提升我们出门上班的幸福感。或是抓住今天最后的机会,淘一些感兴趣的东西,等待快递上门,可以让我们对未来几天充满期待。

症状三:开启疯狂模式

此时此刻的你,是不是已经约上了三朋四友,决定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再嗨一把?那么恭喜,你已喜提“假期综合征”中级患者称号。

在假期最后一天报复性娱乐是典型的“假期综合征”状况,但这种操作,不仅不会让你感到愉快,反而会加重因即将上班而产生的抑郁、焦急、失落等心理问题,所以建议把假期最后一天,留给“安静”。

物理疗法:

提前今天进入稳定模式,从最简单的规律做起,做一些在上班期间会做的事,比如看看新闻报道、和同事朋友交流一下,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平稳的状态上。

心理疗法:

呵,宅了七天,知道比“上班如上坟”的心情更沉重的,是什么吗?

你!的!体!重!

上秤感受一下,华丽的数字背后,全是自己扎扎实实吃出来的,明天就要上班见人了,还吃吗?还敢吃吗?

症状四:放假妄想症

每次长假一结束,就有一部分人患上“放假妄想症”,他们外表看起来一切正常,内心却在幻想一些不存在的放假安排:

比如“单身狗和情侣都在过”的光棍节、“上班也不耽误吃羊肉”的立冬、“并不知道是在感恩谁”的感恩节,以及“无论信不信教都在嗨”的圣诞节。

此病症目前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妄想会随着时间渐渐减弱,但如果已经病入膏肓,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声地在他们耳边说:

清醒一下,2019年所有法定节假日已经全部用光!

好了,明天就要开始忙碌生活了,怪姐祝各种患者早日康复,心情愉快~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UoEqG0BMH2_cNUgFW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