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联欢
图:来自网络
丰县创建文明城市,这个冬天到处给人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感触最深的是欢口镇区的变化:街道畅通了,路面干净了,文明的程度提高了,各种宣传牌焕然一新。
前几天,到欢口派出所小广场散步,看到一块块崭新的欢口好人宣传牌,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看着欢口好人的事迹,顿感春风拂面,温暖温馨。
蓦地,一个熟悉的名字扑入眼帘:王迪。看着画面上微笑着的王迪,我的思绪一下回到18年前,一副副画面不断回闪,在欢口镇第三中学初三(1)班那个依河而建的教室里,我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沁园春•雪》,王迪专注的目光,谛听的神态,倏然跃动在眼前,尤其他那张白净的娃娃脸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我的记忆里,他的成绩不是拔尖的学生,可他热心班级事务、乐于助人、淳朴真诚的品行赢得了大家一致的称赞。
王迪2001年初中毕业于欢口镇第三中学,高中毕业后进了部队,驻扎在西藏边境,那时候部队条件差,边境部队更艰苦,在山上,一切东西都靠人背上去,寒冷的天气,崎岖的山路,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军队这个伟大的集体,不仅为他铸造了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严格自律的军人做派,也滋养了他报效社会奉献青春乐于助人的美丽情怀。
王迪在部队积极要求进步,表现优秀,作为西藏兵转业至欢口镇卫生院工作。今年4月,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做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因此,上了欢口好人榜。
有一位大学教师患了白血病,急需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恰巧王迪的造血干细胞与之匹配。我们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是普通的献血,对本人或多或少会产生负面影响,会在采取部位形成血管瘢痕,还会出现疲劳感,乃至免疫力下降。
听说王迪要捐献造血干细胞,亲朋好友都担心会对他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劝他要慎重,不要盲目捐献,尤其他的父母和爱人更是顾虑重重。他耐心细致地做父母亲人的工作,给亲朋好友解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己影响不大,并强调救人一命的重大意义,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手术台。
2019年4月29日,他为那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整个采集过程经过了4个小时,他忍受痛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做手术的医生,感动了受惠者的家人,也感动了在场的许许多多的人。他这次捐献是全国第4145例,江苏省第361例,徐州市第38例,丰县第2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他的义举点燃了大地上的博爱之光,照亮了那些在生命绝望的黑夜里苦苦挣扎的病人之路;他的捐献,为素不相识的病人带来了续写人生的希望;生命无价,情意无价,壮举更无价,他用无私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彰显了“有情有义徐州人”的时代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城市文明增了光添了彩。
29岁的王迪,年轻有为,用爱延续他人生命,好样的!是的,王迪不是高官,不是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名人,也不是腰缠万贯的富人,可他却是我们这片土地上高尚的精神的富有者、美丽者。
一个人,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能这样做,捐献之后连那人的姓名也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善良,可贵的人间大爱!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善良博爱的王迪,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军人、医者的初心使命,你用奉献和大爱书写了人生最美的诗篇,你用真诚与朴实彰显了我们欢口人的担当与伟岸。致敬!
欢口好人王迪,是我们欢口百姓共同的心声。我们在心中默默为你祝福,好人平安!祝你健康幸福,快乐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