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的帮助,智力可以发展到一定水平。而有手的帮助智力则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性格也会更加坚强。
从坐,翻身,爬行,独立站立,独立行走到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都是孩子独立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这个阶段不需要大人的过多帮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这是孩子能在未来发展的一种心理需求。在孩子的行为上过多干扰的,严重者会给孩子的精神上造成一定的问题。
有的孩子自己穿衣叠被、自己洗手洗脸,做事认真利落,做完自己的事情还能帮助别人,有的孩子则事事要别人帮助,处处依赖别人,做事拖拖拉拉。在游戏中,有的孩子摔倒了,马上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能继续玩;有的孩子摔倒了却立即趴在地上大哭,一定要等别人扶他才会起来。为什么同年龄的孩子独立性表现的差异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方法造成的。
凡是幼儿能自己做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做。从两三岁起孩子就事事喜欢“我自己做”,总要找机会做成人不让做的事。如果成人阻拦就要反抗,表现得很“任性”。这是孩子最初“闹独立”的表现。成人应抓住这个时机,给予适当引导和培养,不要生硬地加以禁止。如果孩子“闹独立”的积极性经常受到阻碍,就会变积极为消极,变主动为被动,事事都要等待,依赖性便由此而生。
要让孩子自己游戏,成人尽量少干涉。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成人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有自己玩和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当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时,要鼓励他们自己盆配角色和使用玩具,自己解决矛盾。必要时成人可给予指导,但要尽量少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