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神童,指责朱元璋杀戮过重被赞才子,最后为何被活活冻死

2019-08-31   趣史探奇

朱元璋严刑杀戮文臣武将十几万,明朝大才子解缙,舍命直率尖锐劝谏,不仅未被杀,反被朱元璋连称才子。他编写永乐大典万古流芳,最后又为何被锦衣卫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解缙(1369-1415),吉安府吉水县城(今吉水县文峰镇)人。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

解缙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年少是神童,长大后一样成就卓著的人。他5岁,父教之书,应口成诵;13岁,读四书诸经,能贯穿其义理,世称“神童”。被誉为大明第一才子、对联大师、永乐大典总纂修,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解缙18岁中解元,19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

解缙不仅学问高,也是个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的好人。他文采出众,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曾对解缙说:“联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天下初定后,朱元璋大杀功臣,文武百官及被牵连无辜之人被杀戮十几万,搞得人心惶惶。有胆大之臣上书指责皇帝的错误也被酷刑杀死,如李钦冰不过说了句“陛下杀人太多,太过分了”,便被割乳而死。

此时更加没人敢指责朱元璋的过失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解缙这时上奏《大庖西室封事》, 奏章中解缙用语直率、尖锐,但也很巧妙,他不说是皇帝的罪过,将错误归咎于“臣下之乏忠良”,让朱元璋接受了杀罪人,不能株连他的妻子儿女,更不应该株连其家族的主张。朱元璋还连声称赞解缙“才子!才子!”

解缙趁人打铁,又写了《太平十策》规劝朱元璋,主张薄税敛、劝农桑、禁庵寺、绝娟优、免屠戮、省株连,并批评朝廷政令屡改、杀戮太多,解缙这次直接指责明太祖朱元璋:“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这下触了龙鳞,朱元璋大怒本来要杀他,但想起马皇后在临终时希望他能亲近贤人,进纳忠谏,而且始终如一,加之他曾亲口对解缙说过“联与尔,义则君臣,恩如父子,当知无不言”等话,怎么能出尔反尔,于是解缙躲过了一劫。

不久朱元璋接受了解缙的建议,下令要各级政府和官吏遵循《大明律》和《大浩》,禁止使用黥,刺、阉割等酷刑,并说,“臣下敢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劾奏,处以重刑”。

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期,忠心耿耿的解缙却得罪了两个小人,没有逃过被害的劫难。两个小人,一个是汉王朱高煦,另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解缙如何得罪了汉王朱高煦呢?原来他说服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煦野心勃勃要当未来的皇帝,被解缙给挡了,遂对他恨之入骨。

解缙做得没有什么不对,朱高炽是长子本就应该继承大统,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更何况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打小就带在身边培养,朱棣也想把帝位传给这个好圣孙,解缙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但朱高煦怀恨在心,勾结指使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陷害解缙。

纪纲心胸狭窄,为人奸滑、险恶,爱告阴状,朝中百官虽讨厌他,却都怕他,唯有解缙不买他的账。纪纲在一次宴会上找茬侮辱解缙,诌了两句歪诗嘲笑解缙:“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呷呷,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拍拍。”

解缙知道纪纲原来不过是个秀才,因屡考不中,便在家乡与地痞、流氓鬼混,学问无长进,溜须拍马的本领倒很高明,便决定教训他一下,替大家出口怨气。于是,解缙当着大家的面,口念一副对联回敬纪纲:“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纪纲顿时满脸羞红。解缙也由此而与纪纲结成冤家。

朱棣南讨交趾,后又屡征漠北。对于讨伐交趾,解缙认为:“出兵远征,师不胜劳,财不胜费”,令朱棣非常不高兴,加上其他的原因,开始疏远解缙。汉王朱高煦趁机污蔑解缙,对朱棣说:“我们皇室、王府中的一些机密事,外面都知道。都是那多嘴逞强、目中无人的解缙泄露出去的。”

于是朱棣对解缙更加不满,找个借口将其贬往广西去做布政司参议,解缙好友礼部郎中李至刚,也落井下石弹劾解缙,胡说解缙被贬到广西对皇帝有怨言,朱棣于是再贬解缙去交趾做布政司参议。

就是这样解缙也没有怨言,兢兢业业治理交趾。后来解缙北归面君,要向朱棣说明他对治理交趾的想法,并向皇帝上奏开凿沟通赣粤运河,根治赣江、疏通河道,南北无阻,涝年排水、旱年灌田。

解缙到达南京后,才知道朱棣己率师北征去了,太子朱高炽监国,于是他去拜见了太子朱高炽,不想却成为朱高煦陷害他的理由。朱高煦借机向朱棣打小报告:“解缙私觐东宫,必有阴谋”,加之朱棣正为北征鞑靼心烦意乱,解缙的《凿赣江通南北》奏章虽好,但此刻朱棣却认为解缙要开凿赣粤运河,耗费朝廷银两,是跟他唱反调,怒火之下将解缙下狱。

朱高煦勾结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严刑拷打解缙,逼他承认“辱上谋叛”的罪名。解缙心里清楚,朱高煦实际是想通过打击自己以牵连出太子,对太子不利。于是咬牙坚决不招,纪纲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将解缙关在死牢。入狱的第五年,朱棣看了诏狱中囚犯的名册,见上面有解缙的名字,便说了句:“解缙还在呀!”

纪纲揣摩朱棣问话的意思,认为朱棣有心要他处死解缙,便在一个大雪天,命狱卒打开解缙的牢房门,假装向解缙道喜,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已胜利归来,皇帝大喜要大赦天下,邀解缙到小厅饮酒赏雪,暗中在解缙的酒中掺入蒙药,解缙被蒙药放倒后,纪纲叫心腹把解缙拖到狱内院中雪地里。不到一个时辰,解缙便被大雪埋没冻死,可怜大明一代才子就这样被活活冻死,年仅47岁。解缙被害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直到朱高炽继位才下令特赦解缙的妻子、儿女和宗族。一四三六年(正统元年)八月,英宗朱祁镇下令

归还解缙的家产。一四六五年(成化元年),宪宗朱见深才正式给解缙平反,诏令恢复解缙的官衔,并赠朝仪大夫,谧号“文毅公”。并在南京和吉水给解缙重新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规定两地在出殡时,武官要扛丧,文官要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