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死后遗体遭争抢,陵墓极具传奇,屋大维拜见弄坏他的鼻子

2019-10-12   趣史探奇

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说起腓力的虎子,名气要比其父大。他是个拥有超凡的才能和坚毅性格的君主,曾受过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教诲,他热爱荷马,崇拜阿喀琉斯,其野心与乃父如出一辙。据说腓力在世时,每当亚历山大得知父亲的胜利消息便愁容满面,抱怨留给自己开疆拓土的地盘已经不多了。

腓力的猝死,给了他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刚满20岁的他很快地稳住了当时的混乱局面,随后开始了近10年的规模空前的远征,从而使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国呈现于世。

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大举侵略东方。在短短的10余年里东征西伐建立起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广阔的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642年,阿拉伯大军攻占了亚历山大城,辉煌历史遗迹使他们感叹不已。到了1798年,法兰西拿破仑的军队进入亚历山大城时,这里已呈衰落景象,城中只有6000户居民了,跟随拿破仑的一些学者还看见不少古建筑的废墟。19世纪初,这里开始建造现代海港,古老的遗址成了采石场,有许多遗迹被深埋地下。亚历山大城很快成为地中海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可历史遗迹却荡然无存了。

正史记载:亚历山大大帝卒于公元前323年6月10日的巴比伦。死后尸体经过防腐处理(不是埃及的木乃伊处理法),一直放在巴比伦宫殿的地下室。一年之间,他的部下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致使他的遗体久久得不到安葬。一年之后,争夺战结束,亚历山大帝国被三家瓜分:托勒密占领了埃及;塞琉古占领亚洲部分;中央马其顿及希腊部分由亚历山大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继承,实际大权则掌握在安提柯和其子卡山德手里。

亚历山大的妻子罗克珊长期得不到太后奥林匹亚斯的承认,但太后答应保护亚历山大四世。这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尚未安葬的亚历山大大帝。新国王都争要遗体,以此来表示自己才是亚历山大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并希望得到亚历山大的保护。

历史的疑案从这里开始了。按照马其顿王室的规矩,亚历山大由卡山德护送前往马其顿王陵谷,在培拉举行葬礼并安葬在古都埃盖。但是,送葬的队伍在路上遭遇拦截,被秘密地转移方向,亚历山大的灵车消失了。

据说几个月之后,埃及亚历山大城奇迹般地出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里面放着著名的亚历山大金棺。这个陵墓此后几个世纪一直在这里,吸引了无数名人、游客前去拜访,包括恺撒,屋大维、提比略等罗马皇帝。

传说恺撒进入陵墓前,守陵人告诉他陵墓里面漆黑幽深,只有在大晴天日光垂直照射时才能进去,而且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一旦过时出不来,就会迷路死在里面。恺撒不信,手持火把欲进入,但刚走到墓门火把便自然熄灭,试着点燃好几次都不行。

恺撒便在心里乞求亚历山大能让自己见上一面,陵墓便奇迹般地通体透明,恺撒只身而入,在里面待了很久(远不止两三个小时),陵墓依然通体透明,直至恺撒出来。屋大维拜见亚历山大时则更有意思,据说当屋大维亲吻他时还不小心弄坏了亚历山大的鼻子。

屋大维

公元200年的时候塞维鲁皇帝在参观亚历山大陵墓时,被墓道里的阴森气氛吓怕了,下令封锁墓室。最后一次关于亚历山大陵墓的明确记载是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皇帝的来访,从此之后便消失了,有人说是因为海水吞没了它,也有人说是异教徒破坏了它。但是,在今天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人们压根没有发现任何有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陵墓的遗迹。

按古希腊的习俗,创建城市的国王,在他死后一般都要埋葬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学家分析认为,陵墓很可能位于城市东部皇宫区。也有人认为,陵墓应在两条街道的交叉点上。波兰考古学家玛丽亚·贝尔纳德对当地出土的古陶灯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古人在制作陶灯时,在边上绘制了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模型。

因此她对陵墓的位置做了一个有趣的推测,她认为在模型中的许多建筑物之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可能就是亚历山大陵墓。因为,奥古斯丁皇帝的陵墓就是尖顶圆锥形建筑,这种墓形很可能就是在模仿亚历山大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