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里——河南民权庄子镇,庄子出生与成长的地方

2019-09-11   xiaoyao游天下

在读中学的课堂上,我们就学过一篇叫做《逍遥游》的文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篇,作者就是庄子。 关于庄子其人,我了解的并不太多,只知道他和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一样,都是子字辈的,凡是子字辈的人在我们看来都比较古老了,并且还都自成一家,创立了很多学术门派,比如这个庄子就是道家的逍遥派,师出老子。

历史课本中的庄子像

庄子的真名应该叫庄周,史料上的记载是“宋国蒙人”,几千年前的宋国蒙地早已换了很多名字,这就让庄子的故里成了一块肥肉,很多地方都争相食之。现在至少有河南民权、山东东明和安徽蒙城三地都声称是庄子故里,这也不奇怪,但凡名人出生地或者归葬地都有变成了很多地方争夺的资源,庄子故里当然也不例外。

东明的庄子故里和安徽蒙城的庄子故里我都没有去过,唯独去过河南民权的庄子故里,虽然河南人言之凿凿的声称这里才是最正宗的庄周故里,并且拿来很多历史文献记载证明云云,我仍然是抱着几分怀疑和几分崇敬的心情去游览。

庄子故里简介

之所以去河南民权的庄周故里,最主要的原因是距离我工作的地方太近了,所以在2017年4月的一个周末,我骑行去了河南省民权县的庄周故里。

从曹县县城出发沿着曹邵路向南,走到郑庄街道办一直往西走,大约骑行15公里就到了河南省民权县庄子镇的青莲寺村,青莲寺就是庄周故里。

位于河南省民权县的庄子故里位置图

河南省民权县庄子镇

河南省民权县庄子镇青莲寺村

青莲寺所在的庄子镇也是最近两年才改的名字,以前一直叫做顺河乡,为了宣传庄周故里才改名为庄子镇的。镇上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庄子塑像,周围全部停满了拉客的小黑车,并且垃圾满地,庄子塑像的头上全是横七竖八的电线,拍出来的图片实在不怎么美观。

庄子镇庄子塑像

胡同口的石质牌坊两侧有香港人书写的一副对联:千秋名著和天地俱在,万古高风与日月同辉。据当地的村民讲,当时香港商人投资几百万准备在庄子镇建设庄子故里景区,然而后来一直不见动静,后来投资的香港商人前来看看投资几百万建设的景区是什么样子,当地政府只好匆忙间立起了这么一块牌坊敷衍了事。这当然只是当地群众的猜测罢了,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庄子故里景区一直停滞不前就不得而知了。

庄子胡同

包括庄周故里在内的庄子文化景区在2016年已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3A级旅游景区,我去了庄子故里景区后,严重怀疑相关部门有没有派人亲自过来验收这个3A景区合不合格,或者接受了当地政府的吃请才批准的,哪有3A景区的样子,简直一个原生态的农村角落。

在庄子胡同的北端有一个亭子,亭子下边有一口井,上面压着两块大条石,我本来想探头看看井下的情景,无奈这两块条石太重,实在没有力气挪动,只好作罢。这口井据说是庄子当年取水用的井,因为距离这口井往北大概100米的位置就是庄子的家了。 在庄子井上面的亭子顶上有一只大鸟,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庄子笔下的鹏。在亭子的墙壁上书写有两首诗,一首是清朝时候的文人张良柯写的《庄周井怀古》:“一抹林园带夕阳,名贤故里井泉香;居民莫作沧桑感,此水于今尚姓庄。”另一首是近代的考城人张照全写的《重觅庄子井》“幼时常经此,只感泉水甜,今特觅旧处,方知滋圣泉。逍遥复逍遥,心田润心田,惟愿圣泉水,育物到永远。”

庄子井

庄子井亭上的大鹏鸟和怀古诗

过了庄子井往北不远处就是庄子的老家了。 曾经的庄子的老家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只有一个小庙和竖立的几通石碑证明庄子曾在这篇废墟地上生活过。

庄子故居遗址

我一直很奇怪庄子生活的村子为什么没有改名叫做庄子村或者庄周村而叫青莲寺,甚至路标上的村名标牌也写错了,写成了“清连寺”,经过村里一老人的指引,在我返程回去的途中遇到了青莲寺,原来青莲寺是一个佛门寺院。

青莲寺寺院

据资料介绍,这个青莲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即公元749年,后来因为黄河泛滥,寺庙屡次被毁。清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北上,青莲寺村便成为黄河故道腹地的一个小村。后来人们在重建家园时发现泥沙中有一通古代石碑,上面有青莲寺的文字记载,于是后人就将该村的名字取名为“青莲寺”,而这块石碑也成了目前该村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件文物,也是庄子故里唯一的文字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