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路,全长600多米,一条上海最有趣、最多元化的马路,作为静安区域淮海区商圈之间的生活区,每天上演着精品生活与市井生活的交错,高级的时装潮流买手店和生活买手店比邻而居。
富民路,原名“古拔路”(Route Courbet),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出现过一位赫赫有名的法国海军将领— Courbet。1884年,他率远东舰队击败南洋水师,控制台湾海峡,侵占基隆、澎湖,最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法新约》,但就在这份不平等条约签订第二天, Courbet突然病死在澎湖的马公。之后,在上海和天津的法租界里,各出现了一条“古拔路”。1943年,上海的古拔路改名为富民路。
这条马路两旁梧桐掩映下还保留着许多百年的老洋房,而这些老洋房的主人都曾经赫赫有名。在老上海,这里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上世纪20年代,富民路上陆陆续续搬进来一批神秘人物,逐渐成为了上海滩的传奇。
旧上海的黑帮头子,土皇帝杜月笙,就曾在这里金屋藏娇,他手下的核心成员“四大金刚”之一,顾嘉棠,也曾在这条路居住。顾嘉棠,小名阿根,早年在哈同花园(今展览中心)做花匠,外号“花园阿根”,早年在哈同花园(今展览中心)做花匠,曾在富民路38号居住,现在变成一家饭店,但还保留着老房子原来的模样。
杜月笙“藏娇”处
富民路259号 ,杜月笙“藏娇”处,看过《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的朋友,应该对陆先生的姨太太小五有映象,小五就是根据杜月笙的姨太太含香老五虚构出来的,不过电影中的小五情深意重,而根据老上海人口述中的含香老五,跟着杜月笙也只是在乱世中为了谋生,甚至有点瞧不上杜月笙的意思在里面,毕竟,人前从不主动谈论杜月笙,也不参与搭腔。
含香老五 ,真名胡慧琪。她本是浙江平湖的大家闺秀,却因父母吸鸦片上瘾,把家产败光了,便把女儿卖入青楼。不俗的样貌和气质让她成为会乐里含香家的红人,唤作“含香老五”,她举止高雅,谈吐不俗,风度气派可以乱真大家闺秀。慕名而来的名流络绎不绝。杜月笙后来把含香老五从青楼会乐里接出来,在杜公馆附近的富民路租了一栋两楼两底的小洋房,在那里住了29年,直到1951年去了香港。
“福民会馆”
如今的富民路197弄“古柏小区”,原名“古拔公寓”,是1931年在上海滩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储蓄会,购地10亩为本银行职员所造的公寓,当年在上海也算名声显赫。
这里面有一处重新修葺好的、呈现出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会所面貌的建筑,这就是“福民会馆”。五层楼高的福民会馆,是我国最早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工程学的著名建筑师庄俊的作品之一,建于1931年左右。会馆最初就是一个有舞厅、表演以及小区居民办婚丧的会所或俱乐部。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被改建为附近古柏小学的礼堂;六十年代以后,这里又被改为服装厂以及服装展销厅等,古柏小区内的老居民,自此就不能随便进入该场所了。
如今的福民会馆,部分已经被南西街道买下,虽然和当年的格局不完全相同,但也已经基本修旧如旧。开馆的第一周,就引进了“鲁庵印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式熊老先生的收藏品,供市民免费参观。
“银行大亨”的旧居
富民路210弄的14号,就是叶先生的旧居。叶景葵先生故居所在的210弄,属花园里弄住宅,当初是由福新烟草工业公司在1941年造的,为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
叶景葵是民国著名实业家、藏书家。浙江杭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受维新思想影响,赴赵尔巽幕下,掌理财政、商矿、教育,因代为起草《条陈十策》,而闻名当时。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痛愤于内忧外患,遂弃官经商,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浙江的兴业银行,就是叶老板主持下建立,并担任董事长的。叶有一定的民主思想,1947年5月,国民党政府迫害学生运动,叶为“十老上书”人之一,声援学生运动。
更为难得的是,这名“银行大亨”念念不忘旧时书香,收藏了不少珍贵稿本、批校本、古今刻木和抄本。1939年,叶景葵和张元济、陈叔通等人一起办了“合众图书馆”,叶本人还将其收藏的全都手稿,捐赠给了合众图书馆。
图书馆就在富民路、长乐路附近,门牌号码是长乐路746号。1958年,合众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顾廷龙被任命为上海图书馆馆长。现在,这里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