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是否可以不用再继续吃药啦?
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也一样,不能长期服用!
……
那么这些说法真的对吗?
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高血压患者服药过程中擅自停药后,会导致血压很快又再升高,不得不再次开始服药。
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的治疗,不仅会造成血压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且还加重了动脉硬化和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甚至出现“反跳现象”。
反跳现象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在突然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
指停药后,血压升高到比治疗前还要高的水平,常常伴有头痛、焦虑等症状。
严重的还会出现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下肺水肿、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等问题。
另外,停药后血压正常,只是假象。
有部分经过治疗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停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水平仍可能会在短期内保持正常,但最终血压还是会上升到治疗之前的高度。
这是因为:
每种降压药物均有一定的代谢时间,停止服药后体内仍存留一定量的药物还未被代谢,还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完全失效。
还有许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有危害。
其实,药物确实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已经经过不断的改进,副作用与高血压的危害比起来,几乎就是微不足道。
一边是轻度的副作用,而另一边则是生命的威胁,如何抉择已经非常明显了吧。
更何况,降压药种类众多,一种药物不耐受,大可让你的医生帮你选择其它种类的降压药。
并非全都如此。
因为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你得的到底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
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等问题,导致的人体血压调节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发病初期,并不存在脏器病变。
此类病人占了高血压患者的95%。
继发性高血压病:
人体内参与血压调节的脏器发生了实质的病变,从而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可能涉及:
这类病人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是少数,只占到5%左右。
总结
这需要结合已有的症状、体征同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才能确诊:
另外,还有其他比较特殊的高血压类型:
一过性高血压
目前尚无公认的一过性高血压的定义,尤其是时间界限和诊断标准。
典型的一过性血压高,就是指平常血压正常,如遇有心烦、焦虑、失眠、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出现短时间血压突然升高,时间持续数小时或者数天。
对于一过性高血压,通常是在血压急性增高时,给予消除诱因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但无需长期服用降压药。
白大衣高血压
指患者平时血压正常,但是进入医院,医生、护士测量血压就是高的,这种患者考虑是紧张焦虑所致,但不能忽视。
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最终会成为高血压患者。
总结
1、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2、忌降压操之过急
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严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3、忌不测血压服药
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 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4、忌无症状不服药
无症状高血压 ,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
除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
1、合理的膳食
2、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戒烟限酒
4、适量运动
5、保持心情舒畅
6、关注睡眠情况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都必须遵医嘱用药,
切不可私自停药,换药
以免埋下健康隐患!
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
记得关注+点赞~
参考资料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WritingGroupof2010Chines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7):42-93.
[2] 胡卫民. 高血压合理用药[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3] 陶碧峰. 浅谈高血压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J]. 特别健康, 2017(14).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