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维
首发: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时我是主管,带着一名业务员去谈业务。那次拥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客户是一名采购经理,貌似心情特别好,和我们充分讨论了产品细节后,还将他们老总请了出来。
老总呢,很开明,对我们方案很认可,还夸了我们很专业。
气氛融洽的一比,按照惯例,谈完正经事,都会闲扯一会儿。说说各自的行业处境,以及大环境什么的。
老总讲了讲他们公司的产品,随手拿了一本产品宣传册给我们看,并对我们说,“你们认识的客户多,有适合我们产品的可以介绍一下。”
这相当于资源共享啊。有经验的销售,都知道这是一个成交信号。
也许是被这种顺利的局面冲昏了头,业务员翻了翻产品手册说,“你们这种产品手册,做一份要多少钱啊?”
当时,我觉得略有不妥,没来得及阻止。对方老总说,“我印象中大概12块钱吧。”
业务员很惊讶,说,“哪用这么贵?我可以介绍一个做手册的,一本也就5块,能便宜一半多呢。”
突然,会议室诡异般地冷却了下来。寒暄了几句后,那老总便忙其他工作去了,我们也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我就说这单业务八成做不下来了。业务员愕然地问,“为什么?”
我说,“你不该节外生枝,扯那么多没用的——要帮别人做手册什么的。”
他不理解,说,“这不也是在帮客户吗?能帮他们省钱,有什么不好?”
我说,“你没看到采购经理的脸色吗?本来5块的东西,为什么到他们公司变成了12块?会不会有猫腻?
你在老总面前一脚把黑箱踢开,这不是给采购经理添堵吗?
就算采购经理在其中没猫腻,可是采购价比市场价贵那么多,那也是失职啊。老总心里能不怪罪?
退一万步讲,就算客户信任你,按你介绍的去做手册,麻烦也会随之而来:你是那个做手册的背书人,人家做的好,客户多半不会认为是你推荐的好;
人家做的不好,客户会认为是你的问题,因为是你介绍的。
你看,这么算下来,无论怎样,这种无关的事都不该牵扯进来。因为只能给你带来坏处,带不来好处。”
虽然,我说这话时,那业务员很不服气,然而,结果证明了我的预判。那采购经理再也没有接过我们的电话,那单业务自然也黄了。
这个故事的道理并不深奥,就是想告诉你,在商务交往中不要牵扯一些无关的事。
你去观察那些商务老手,他们说话都很保守。他们宁可说一些废话,也不会谈论自己的观点,更不会帮你出主意。
因为在商务场合中,只有利益二字。既然有利益,关系就会变得错综复杂。你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掀开不为人知的一角。
此时的你,会被视为搅局者,肯定会被排斥驱逐。
商业环境中,很多东西都是复杂的。你每一句多余的话,可能都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所以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最后留给你一个思考题。当然我也没答案,只是大家来推理一下。
故事中的那个老板,竟然知道一本产品手册12块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细的人。
那么他怎么没有发觉这手册买贵了呢?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29天。
-END-
满满的圣诞味道 ——摄于2019年11月6日
本文作者:徐大维,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点击阅读原文,跟良叔学多维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