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大妈谈论“东南亚炒房”时,她们在谈什么?

2019-09-12     商鞅财经


图片来源网络

“经历了中国楼市暴涨的人,都想在东南亚找到再来一次的机会。”

然而,他们又真能如愿么?

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机会逐渐收窄,为对抗通胀、对冲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大批投资客开始把目光转向海外。

基于地缘、经济等综合因素,近两年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投资客,特别是热情的中国大妈们前往海外置业的不二选择

她们风风火火地前往柬埔寨、泰国等各国考察,然后大手一挥豪掷几笔,以期在红利期转手大赚一笔。

蜂拥而至的中国投资客

“金边就是30年前的深圳,20年前的上海,10年前的新加坡”,“今天在泰国买房,就是投资十年前的北京”。

开发商和中介喊得响亮的宣传语鼓动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投资客,他们紧跟潮流一拥而上,俨然过去北方冬天买大白菜般开启了东南亚房产“爆买”之旅。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有业内人士透露,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的投资客,对于海外投资机会比较敏感。有些投资人,一出手就是两三套小户型。

当然,中国大妈们在选择东南亚房产投资时也并非无脑介入,无外乎看中可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她们之所以如此看好,大多是基于以下因素考量:

  • 目标国家经济增长情况

东南亚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得益于庞大且低廉的劳动人口数量,在接棒“世界工厂”后快速崛起,其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不少中国大妈看到了机会。

  • 目标国家人口红利

东南亚多国属于人口密集型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年轻的人口结构,与之相匹配的消费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国外技术、资本、产业输出。这在不少投资客看来,势必会刺激购房需求。

  • 一带一路政策影响

有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对于东南亚和南亚房地产投资投入达25亿美元,17年泰国曼谷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房价年均涨幅更是超过10%。

  • 目标国家房产市场投资门槛及升值空间

相较于发达的欧美房产市场,东南亚多数国家房产市场投资门槛相对较低,且得益于人口红利,其升值空间备受中国投资客关注。


中国大妈赴东南亚置业一览


剔除所谓“刚需”,当前中国大妈们前往东南亚购置房产,多数以投资需求为主。

众所周知,进行房产投资主要依靠两种变现途径:

一种是依靠租金,比如像泰国普吉岛这种偏热门旅游城市,依靠出租热门景点附近的房屋赚取收益;

另一种则是依靠出售,借由房产升值当口转手出售赚取差价。

图片来源网络

按投资偏好及热度,中国大妈对东南亚各国的置业投资主要有如下划分:


第一梯队——泰国、马来西亚

泰国,作为近年来中国民众所偏爱的东南亚旅游目标国,其首都曼谷及热门景区如普吉岛,一度成为中国大妈前往置业的热门选择。而马来西亚吉隆坡拥有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也一直备受青睐。

第二梯队——柬埔寨、越南、菲律宾

柬埔寨首都金边,在去年荣登 “胡润2018年度海外置业投资回报指数”榜首,其房价指数的攀升,不得不说绝对有中国投资客的功劳。而越南、菲律宾作为东盟地区经济增长较为快速的国家,其首都的房产投资人群中也少不了中国大妈的身影。

不得不说,在细化到具体房产选择上,中国大妈们也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她们仔细研究了各国付款及贷款方式,产权限制及各种税费等综合限制条件,甚至在房屋地段、区域规划、交通、周边环境、配套设置等投资维度进行实地“考察”。

一波折腾下来,终于放了心,大手一挥,买上两三套!


真实利好还是资本骗局

谁在搅动东南亚房产市场?

资本是逐利的。

客观来讲,东南亚房产市场的崛起,基本是几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助推力量外,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忽视。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中国房企就深谙高周转之道。

以柬埔寨金边为例,2010年以来,当其他资本都在撤离,中资房企却逐渐加码投资,深化全球化布局,逐步强化在东南亚的扩张。

大宗资本力量的加码,则意味着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随之而来。

而经历了中国楼市暴涨的人,都想在东南亚找到再来一次的机会。于是乎,东南亚房产投资在中国中小房产投资圈迅速火爆开来。

即使不关注房地产市场,也或多或少在微信群或朋友圈,看到过有关东南亚房产投资的广告。

一时之间,中国赴东南亚炒房团风光无两。

中国买家的“互割”游戏?

不同于中国房产动辄上百、上千万的资产价格,东南亚房产相对低廉的价格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然而,即使是“小钱”,对中小房产投资者来说,他们又真能在其中获利?

从全球房地产市场看,房屋不动产,作为流动性较差的固定资产,其变现能力较弱。

而过去中国房市的投资逻辑,是基于中国经济高速腾飞期,城镇化进程中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

图片来源网络

东南亚各国,他们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

且不说消费观念,仅在消费能力上,即使作为新兴经济体,他们的经济体量也相对更小,国民收入相对更低,房产承压能力也更差。

换句话说,在东南亚买房,本国人接盘的可能性非常低。


从风险防范角度讲,在东南亚投资房产需要格外注重经济、政策等系统性风险。

由于经济体量较小,东南亚各国对国外资本依赖度很高,随着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其经济必然遭受影响。实际上,今年东南亚4个新兴经济体已经遭受重创。

而打着房屋出租获利的主意,且不说跨境投资,可能由于环境熟知度低、风险可控性低等遭遇各种问题。光是跨境置业高昂、不透明的物业管理费就够让人头疼。

事实上,中国大妈们接手的东南亚房产,由于接盘时房价已经不低(远超当地人可承受范围),大部分房产变现效率、换手率非常低,最多只能中国买家之间互相流通。

而更多的只能砸自己手里,默默承受损失。

当然,并不是说东南亚房产投资就绝对不靠谱。但盲目相信所谓置业顾问们的一面之词,仓皇判断大举投资,最终遭遇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泡沫吹起的时候,正是众人狂欢的时刻。

而当所有人狂欢的时候,或许正是泡沫黯然离场的时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Bv4iW0BMH2_cNUgZh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