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美国极简史:美苏冷战、肯尼迪遇刺、黑人民权运动

2019-11-22     后宫地图三千

极简美国当代史(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虽然也有重大损失,伤亡上百万军队,军费开支庞大,然而总的说来美国不但没受到损失,反而大有收获。其原因很明显:当德国、法国、英国、苏联的国土正受着熊熊战火焚烧蹂躏、损失惨重时,美国本土远离疆场,安然无事。当欧洲国家的工厂、城市等被敌国的大炮飞机炸成一片废墟时,美国的城市工厂毫发无伤。不但如此,战争爆发使工厂订单数量大增,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利润滚滚而来。这一切的结果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例如1947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竟然占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60%以上。

杜鲁门时代

这时候的总统是杜鲁门。杜鲁门1884年生于密苏里州。20世纪30年代杜鲁门开始投身政治。1926年,杜鲁门当选堪萨斯城首席法官,任内他以绝对的清廉而赢得了选民们的尊敬。

1934年,出于偶然,杜鲁门成了密苏里州民主党的参议员候选人,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政坛还是默默无闻的杜鲁门竟然竞选成功,当上了联邦参议员。在参议院,杜鲁门全心全意地支持罗斯福的新政,后来他担任了调查国家防务活动特别委员会的主席,对战争期间从国家牟取暴利的公司或个人进行调查,他的调查极为成功,为国库节省了约150亿美元,也为自己赢得了公正无私、一心为国的清誉。

1944年,罗斯福第四度竞选总统时,杜鲁门又是出人意料地成了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这次竞选中罗斯福第四次当选总统,60岁的杜鲁门成了副总统。

1945年4月12日,才做了几个月副总统的杜鲁门因总统去世而成了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接任后立即面临一大堆重大事务要处理。第一个就是接任几天后就要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筹建会议,不久后又接受了德国的投降,七月初再到波茨坦与斯大林和丘吉尔举行会晤,在那里向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在波茨坦时他接到国内的报告,得知原子弹已经成功试爆,立即决定投放日本以促使其早日投降并在8月14日接受了日本的投降……这一切的重大事宜都是杜鲁门在继任后短短的4个月之内完成的。

此后他又做了许多同样重大的决定,例如二战胜利后紧接着与苏联打起了冷战,主持建立联合国和北约等等。每一事件都是划时代的,都是由杜鲁门作为美国总统领导完成的。

除了上面这些,杜鲁门任内还有三件事情也值得一说。一是他的“公平施政”,二是朝鲜战争,三是麦卡锡主义的横行。“公平施政”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充分就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切资源,使那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找到适当的就业机会,甚至规定为此国家可以适度干预经济。杜鲁门的这些措施得罪了许多有钱人,但对普通劳工大众较为有利,因此在1948年的总统竞选中获胜。

朝鲜战争在中国称抗美援朝,它的经过我们都知道,这里就不说了。朝鲜战争结束后,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也是美军的最高军职——布雷德利对朝鲜作了这样的总结:

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麦卡锡是威斯康星州人,从海军退役后他代表共和党参加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竞选成功。1950年2月9日,他讲演时在听众面前挥舞着一张纸片,声称纸片上有潜入美国国务院的205名共产党员的名单。麦卡锡在广大美国公民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使反共成了时髦的社会潮流人人都要把它挂在口头上才表明不是共产党,联邦调查局的特务在大学校园里到处游逛,窥视共产党的同情者。

在麦卡锡和他的主义横行的几年里,美国也许处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它后来被称为“麦卡锡时代”。在这个时期,美国全国处于恐怖气氛之中,人们相互猜疑,一听到共产主义字样就发抖。成干的各色人士受到迫害,他们的亲戚和朋友遭到株连麦卡锡这股逆流直到1954年才被扼制。这年12月,美国参议院通过项决议,正式谴责了麦卡锡。

麦卡锡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这时候美国的政坛已经是艾森豪威尔时代了

艾森豪威尔时代

艾森豪威尔1890年生于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1910年进入著名的西点军校,1925年又在美军参谋学院深造,毕业成绩名列第一。再被送往美国陆军学院深造。1930年至1939年,他担任了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并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组建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艾森豪威尔成为第三集团军参谋长,1942年2月被任命为美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负责拟订欧洲盟军的联合作战计划,次年他成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

1948年,艾森豪威尔退役,次年受聘担任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再次年又应杜鲁门总统之请恢复军籍,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此前他已经几次拒绝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请他担任其总统候选人的邀请,直到1952年,他才被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说服,辞去军职参加于当年举行的总统大选。选举结果如人所料,他轻轻松松便大胜对手,1953年1月宣誓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1956年竞选连任成功。

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的情形与杜鲁门大相径庭。那时候,当杜鲁门匆匆上任就有许多历史性的重任压在他相对脆弱的肩膀上,而到了艾森豪威尔,虽然他的肩膀坚强如铁,但落到这铁肩上的担子却比杜鲁门要轻得多。原因很简单:那些对战后的美国甚至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事情有的已经发生了,由杜鲁门作出了决定,有的还没有发生,要等到艾森豪威尔的后任总统们去作决定。

不过我们也不要轻视艾森豪威尔在8年总统任内所做的工作,它们实际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工作就像一条纽带一样,不但最后完成了一些杜鲁门未曾做完的事,而且为他以后的美国总统开启了多扇大业之门。艾森豪威尔上任后完成了几件大事:一是完成朝鲜战争的停火协议;二是公开谴责麦卡锡,结束了麦卡锡时代。艾森豪威尔在其任内开始但未完成的历史性工作也有两项:一是黑人民权运动,二是开始了美苏之间的高科技尤其是太空科技的竞争。

1960年,艾森豪威尔完成了第二个任期,他推荐的候选人尼克松在竞选中以微弱差距败北,美国历史在8年之后又走进了民主党时代,这次执政的民主党总统是肯尼迪。

肯尼迪时代

在美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家族,有的以富有闻名,有的则是以政治家辈出闻名,肯尼迪家族就是如此。然而,肯尼迪家族之1962年10月中旬,美国情报官员发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基地,部署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将直接威胁美国的每座城市,这等于把整个美国放在了古巴与苏联的枪口之下。

肯尼迪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一方面公开向苏联发出警告,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与核武器,同时宣布三军进入战备状态,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在加勒比海广大海域对古巴设立了海上封锁线,进行“隔离”,用武力拦截一切前往古巴的船只。

在危机之初,苏联也作出了强硬的反应,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武装力量也进入戒备,世界一时间好像走到了核大战的边缘。但最后还是赫鲁晓夫让步,从古巴撤出了导弹,肯尼迪取得了辉煌胜利。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伉俪来到了属于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当总统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过来时,达拉斯街头早已是万人空巷,人们挥舞着星条旗,发出热情的欢呼,欢迎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最潇洒的总统和他身边那位美国历史上最美丽的总统夫人杰奎琳。

12时30分,当车队驶进中央大道豪斯顿大街与埃尔姆大街的交叉口时,在西北角的德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六层的一扇临街的窗户打开了,出现了一名拿着枪的男子。车队向西南方急转弯,驶上了埃尔姆大街,肯尼迪仍在愉快地微笑着,挥着手。传来沉闷的枪声。

只见肯尼迫总统的身体突然抖了一下,脸上显出一种奇怪的神色,他举起右手颤抖着似乎想抓住后脑勺,但很快就无力地落了下来。瞬间,鲜血喷涌而出,溅到杰奎琳的脸上、身上,溅到康纳利夫妇和前面开车的特工身上。一会儿,肯尼迪上身的西服已经浸透了鲜血这一切太突然了,谁都没有反应过来,杰奎琳先是手足无措,然后本能地俯到肯尼迪身上,她突然喊出声来:

“我的天呐,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天呐,他们杀死了杰克,他们杀死了我的丈夫。杰克!杰克!”她拼命摇晃着总统已经僵直的尸体。

这个瞬间像电影镜头被定格一样,刹那间成为了永恒。

不久,一个消息像狂风暴雨一样传遍了美国:“肯尼迪总统遇刺了!”顿时,达拉斯、整个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很多人都流下热泪,许多妇女和儿童失声痛哭……肯尼迪死时仅46岁,留下了34岁的年轻妻子和6岁的女儿、3岁的儿子,还有许多,包括未完的总统任期。

肯尼迪的尸体被空运回华盛顿,同机的有杰奎琳和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在飞机上,由一位联邦检察官萨拉·休斯主持,经过一个简短、严肃而悲怆的仪式,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在这种充满悲伤的气氛中。

美国当代史默默地走进了约翰逊时代。

约翰逊时代

在美国诸位总统中,约翰逊不是一个我们常常能听到的名字,这也许是因为肯尼迪就像太阳,他的光辉将身后的约翰逊这颗星星掩盖了。不过,对于美国当代史而言,约翰逊仍是一位重要人物,在他的任内,通过了许多重要法案,做了许多重要事情,而他所在的时代也是美国现代史上一个相当特别的年代,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革命的年代”或者说“反抗的年代”。

约翰逊生于1908年8月,德克萨斯州人,他们家有从政的传统,他的祖父、外祖父与父亲都是德克萨斯的州议员,但在美国当官不意味着发财,所以他家里还是十分贫穷。

他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最普通的公立学校就读,大学期间就完全靠自己养活自己,1930年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老师。

大约两年后,一个众议员请他到华盛顿去当了秘书,他从此步入了政坛。1937年约翰逊当选众议员,1948年约翰逊当选参议员,1952年他成为参议院民主党的领袖,时年44岁,是参议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

当上民主党的领袖后,他鲜明地主张“党派政治应当对人民负责”,因此,对于总统的提案,他完全根据人民与国家当时的需要来赞同或反对。于是出现了这样有趣的局面,在参议院,当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许多政策在共和党参议员中遭到反对时,民主党参议员却起来支持他。

作为政治家,约翰逊最大的特点是有出色的政治斡旋能力,他有句著名的口头禅:“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1960年,约翰逊当了肯尼迪的搭档竞选副总统,并且取得了胜利。三年后,1963年11月,当肯尼迪被刺时,约翰逊成为了总统,时年55岁。

1964年5月22日,约翰逊就在密歇根大学发表演说时宣布:

美国不仅有机会走向一个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而且有机会走向个伟大的社会。

这“伟大社会”可以看做是约翰逊的治国纲领,具体而言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消除贫困,二是为所有人提供适当的教育,三是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医疗照顾,四是为美国人民建设一个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五是民权立法。

这五点约翰逊都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消除贫困,约翰逊认为,一个伟大社会首先应当尽量消除贫困,而消除贫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贫困的人们能够找到工作,要他们能够找到工作的最好办法就是为贫困的人们提供适当的就业培训,让他们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因此约翰逊把职业训练和就业后的再训练计划从青年扩大到所有成人,从失业者扩大到在职工人,经过他的努力,有近40万长期失业者因此找到了工作。

黑人民权运动

伟大社会的五大方面里最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当代社会的是民权运动。民权运动的含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些团体与个人为替一直以来受到歧视的黑人争取选举权、公共设施使用权及更好的教育与工作机会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

虽然美国是民主国家,但黑人一直没有足够的公民权,甚至受到社会公开的歧视,于是黑人们及同情他们的白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反对种族歧视,如示威游行、静坐抗议等。

在黑人的民权运动中有两个杰出的象征性人物,一个是女黑人罗莎·帕克斯,另一个是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家百货公司工作了一天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登上了回家的公交车。那时亚拉巴马州的公共汽车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也就是说,在车厢里白人要坐前半部分,黑人只能坐在后排。可是那一天黄昏正值下班高峰,上车的人越来越多,黑人这半区的座位已经坐满了,而白人那半区却还有许多空座,罗莎·帕克斯便坐在了属于白人区的座位上。当白人驾驶员命令她离开时,她拒绝了。她旋即被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这个消息传开后,当地一位年轻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愤怒了。他站出来告诉大家:“美国民主的伟大之处是为权利而抗议的权利”,号召黑人弟兄拒乘公共汽车。蒙哥马利市数千名黑人扶老携幼互帮互助,或乘小车或步行,决不乘公共汽车。不久,一场由拒乘事件引发的波澜壮阔的民权运动开始了。

黑人们的行动一开始遭到了迫害,许多人因此被白人老板解雇。罗莎·帕克斯在多次接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暗杀恐吓后,不得不迁往北方的密歇根州,但黑人们反种族歧视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顿。在蒙哥马利,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1天后,没有生意、面临破产的公共汽车公司被迫取消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

这一结果鼓舞了其他许多地区,使这些地方的学校与公共汽车等公共场合的种族隔离也遭到了抵制,有的也被追取消,反种族歧视行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至于马丁·路德·金,他从此成为了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与象征领导美国人民采取非力的方式反对种族歧视,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特别是1963年8月,他领导了约25万黑人与同情黑人的白人向首都华盛顿进军,要求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使民权运动达到了高潮。

而约翰逊一直以来都坚定地支持黑人的民权运动,他采取的办法是督促国会通过反对种族歧视、给予黑人平等权利的法案。例如1965年3月15日,他在国会发表了《他们的事业就是我们的事业》的著名演说,要求国会通过保障黑人选举权的立法。

通过约翰逊的努力,从法律上摧毁了美国种族隔离制度,在事实上也解除了美国社会曾经广泛存在的种族隔离制度。

上述政策使约翰逊赢得了广大选民普遍的支持,他在1964年的总统选举中羸得了空前的胜利:在50个州中他赢得了44个州的支持。

诚然有如上的功绩,约翰逊通常并不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总统,这同他在对外政策上的失败有关。他最大的失败是全面投人越南战争,使美国陷入了这个可怕的泥潭。1968年,新的总统选举又开始了约翰逊宣布他将不竞选连任,他推举自己的副总统汉弗莱为总统候选人,但汉弗莱失败了,击败他的是曾经被肯尼迪击败的另一个副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尼克松。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evXkm4BMH2_cNUgMa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