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怎么单位的领导都是空降来的,很少有从单位内部提拔任用

2019-07-23   公事吧

在体制内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公职人员,都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单位的领导大多是外单位提拔或者调任来的,本单位的职工,要么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要么提拔起来也是担任非领导职务,或者下属单位领导职务,或者提拔到其他单位或者基层工作,很少有在本单位直接提拔到领导岗位的。

在任何一个地区,党政机关都是重要的管理机关,党政机关的领导岗位,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受党政机构限额和领导职数限制,党政机关的领导职位极其有限。因此,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党政机关,其内设机构的岗位,大多是从内部职工中逐级晋升而来,这是因为单位的主要职能和工作岗位,要由熟悉业务的同志才能胜任。等内部调整完成,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到领导岗位上,从股室、科室、处室等岗位的负责人,直接提拔单位副职,通常会显得资质不足。因此,党政机关内部机构的负责人,如果进一步提拔晋升,除非能力非常出众,才会考虑直接一步提升为机关副职。否则,一般都会先提拔为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新《公务员法》取消了非领导职务,由提升职级代替),或者提拔为下属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其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二级部门的领导干部,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等。虽然是同一级别,但职务的重要性略低于机关副职,待其在其它职务上历练后,再行提升为机关副职。虽然未必回得来,但一般的程序都是如此。

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提拔晋升路线基本相同,因其领导岗位的重要性不同,事业单位副职直接在本单位提拔的可能性比党政机关要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直接提拔为事业单位副职都困难,直接提拔为同级别党政机关副职,概率就更小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提拔时,有的还会调任到下属企业负责岗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要求低,在哪个岗位其实区别不大,干的工作都差不多,也就不存在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这就更使得干部交流、空降畅通无阻。

当然,这只是一般性情况,总有能力出众的,在提拔晋升的道路上,一跟绿灯,无论是在本行业内,还是不停地空降,都总能得到更好的机会。如果大家都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司局级以上的干部,就会出现断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