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到厂里上班第二天,就找了个对象,女老板掏了4000多给他们买东西

2019-12-16   河北好书

十几年前,一位农村大姐, 义务赡养了6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还安排8名残疾农民在自己办的小企业里上班。她叫林秀贞,是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一位残疾人来上班第二天,说他找了个对象,需要几元钱买东西,秀贞听了二话没说就给拿钱;厂里有位残疾人生病住院,秀贞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天天去探望;有位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只干了几个月,秀贞到年底却给开了全年的工资……几个原来生活艰难的残疾人,到秀贞的厂里上班后,有钱盖房子娶媳妇了。

林秀贞 新华社发

残疾员工找了对象,她拿出几千元给他们买东西

林秀贞家里开着小规模的玻璃钢厂和橡胶厂。2000年前后,随着生意的兴旺,埋在秀贞心底多年的想法开始往上冒。她注意观察过本村和邻村的几个残疾人,他们艰难的生活和萎靡的精神状态让她心痛。

村里有个吴如水,1965年生人。他一岁时摔断了腿,家穷无钱医治,落了个双腿残疾,不过尚能扶着东西一拐一拐地走路。如水小时候受过很多苦。那时家里穷,没钱看病,父母把他放在南墙根底下就去干活,他是倚着墙根长大的。

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用右手扶着右腿膝盖往学校一步一步地蹭。十三岁那年,如水娘因病去世,家境更加困难,如水再也上不起学,就弃学捡破烂、补鞋。几年后父亲又去世,兄弟分家过日子,如水一个光棍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2002年春节刚过,秀贞来到吴如水家。她说如水,你这么一个人过日子太苦了,咱家小厂子里需要人,你要不嫌钱少就去厂里干活吧。一天三顿管饭,一个月600块钱(当时是2002年),你看行不行。吴如水当时听呆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如水回过神来,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干啥呀。秀贞说你腿脚不行还有手呢,不试试咋知行不行。几天后,吴如水真的到厂里去上班了。

上班的第二天早晨,吴如水来找林秀贞,说姐姐,俺找了个对象,你看怎样。吴如水把情况学了一遍,秀贞说好啊兄弟,你找媳妇姐姐支持你。如水说,人家说好的,得拿3000块钱买东西。秀贞说,不要紧,这钱姐姐出。秀贞说着,打开抽屉取出3000块钱递给吴如水。

秀贞有些不放心,又拽上丈夫朱金英,开车领着他们去登记。到县城以后,女方要求先去买东西,秀贞就跟着进了百货商场。那女人左挑右拣,最后一算账,4000元,秀贞说,不要紧,还是姐姐给你拿,随手又掏出1000元。随后秀贞跟随他们到民政局登了记。

登记出来如水又说登记不能登空,登空不吉利,秀贞又返回商场代替女方给如水买了一套西服。秀贞花了钱赔了工夫,帮吴如水成了家。吴如水有了幸福的家庭,工作起来很带劲。

残疾员工住院,她天天去探望

秀贞先后安排了8名残疾农民在自己办的企业里上班,双腿伤残的老仉在厂里工作期间,有两次住院做手术。秀贞把他送进医院,还专门找了陪床的。老仉患睾丸肿大,必须手术,秀贞就请医院最好的外科大夫给做。住院期间,秀贞经常去看望,每次除买营养品外,还要放下几百元钱。

过了两个月,老仉的病又犯了,秀贞又赶紧安排住院。上次手术已切掉一个睾丸,医生说这次还要切掉剩下的这个。秀贞一听马上找大夫商量,大夫说不切不行。秀贞哀求大夫:“求求您,想法给他留下这一个吧!要是切净了,往后还怎么娶妻生子?”大夫被秀贞的真情打动了,研究了一个保守治疗的方案,经过努力,还真保住了他剩下的那个睾丸。保守治疗,难度比较大,秀贞很不放心,她白天忙碌,晚上必去医院看望,每天如此。

有一次深夜下大雨,老仉心想,贞姐可别再来了,这么大年纪了,摔个跟头怎么办。就在这时,门忽然开了,秀贞一手提着雨伞,一手提着水果走进来。老仉埋怨秀贞不该来,秀贞说不看你一眼,我一夜都睡不着。现在,老仉是橡胶厂的技术骨干,工作很负责任。下了班看看电视,下下象棋,活得津津有味。秀贞说,最近有点新苗头,老仉正偷偷筹备盖房子娶媳妇的事情。

上了几个月班,老板给的却是全年工资

景县王谦寺乡前油房村的丁金才,今年62岁,也在林秀贞的厂子里工作。他说:“俺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好的一家人,没见过‘贞姐’这么好的人。也没见过‘老板’这样对待残疾职工的。”丁金才是厂子里年龄最大的职工,比秀贞大3岁,但他平时总是“贞姐”“贞姐”地喊。说起来,中间还有个故事。

那是在1997年3月,老丁来到秀贞的厂子里,可只工作了3个月就得了脑血栓,住进了医院。秀贞和丈夫第一次去看望丁金才就带了一万元钱让他好好看病,嘱咐他不要心疼钱,一定要安心养病。此后不过3天秀贞他们准去看望老丁一趟,等老丁出院回到家中,也还是坚持几天跑一趟,看看病情怎么样,需要些什么。

这事让老丁很感动,本想出院后不再工作的他又回到了厂子里。等过年的时候,“贞姐”给他的却是全年的工资,一分也不少。老丁感动地说:“像‘贞姐’这样的人哪儿去找,搁别的厂子里,像我这种情况的,老板不辞退就不错了。”

秀贞待残疾人的事,工人师傅们最清楚不过了。她厂子里收了八名残疾人,个个都工作得很好。她和丈夫一日三餐跟他们同桌,自己还总是抢着吃上顿剩的成块的馒头;秀贞血压高,一忙起来就忘了吃药,可她却把残疾人的事记得清清楚楚,为了帮助听力残疾的刘希田、刘恒茂,秀贞专程去石家庄为他们买来助听器;她想残疾职工身子单薄怕冻,每年刚一入冬,车间里的暖气总是早早地点,而秀贞的办公室,这个时候还是冰冷冰冷的……

文/改编自《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刘家科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