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松劲,春耕不耽搁。按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精神,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恢复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上海民革党员企业也吹响了“春耕”的号角,铆足劲头复工复产。
近一个月来,上海民革党员方奇钟每天在自己的园区“督战”,测温、身体检查,每日1500 人的“管控”让他心头紧绷着一根弦。
方奇钟创办的奇士企业下有八个科技园区,吸引了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内外高新科技企业入驻。疫情发生后,奇士企业以党建为引领,中共总支部向全体党员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凝聚“硬核”力量。企业成立了“党员志愿防控服务队”和以奇士集群、园区物业工作人员和新奇士酒店留沪员工组成的“志愿防控服务队”,进行体温测试、核查、登记等工作,坚守在园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道防线。
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奇士还印发加强园区复工人员疫情防控、加强园区内租赁房疫情防控管理办法等。作为园区“掌门人”,方奇钟每天在园区“蹲点”,鼓励督促园区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地,并贯穿于生产管理全过程。
走进上海彤颜实业有限公司的罐装车间,只见一线员工正在认真挑拣。在她们身后,一批批化妆品从生产线上“新鲜出炉”, 被分装打包。
这是由上海民革党员琚建伟创办的化妆品企业,已于2月24日全面复工。两周前,了解到武汉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因每天多次洗手手部出现皴裂时,公司曾向武汉市青山区慈善基金会捐赠了1.1万多支总价值15万元的手霜。复工后,为保障每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公司不惜血本购买口罩等各类防疫用品,确保库存充足。“我们将严格把好原辅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杜绝隐患,将病毒进入厂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琚建伟说。
在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入口处,只见工作人员正耐心地对车辆作逐一排查,对到岗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工作人员介绍,工厂每天定期对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食堂等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生产和办公环境安全。
今年2月初,受上海市经信委委托,水星家纺10条被服生产线改为防护服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紧缺防护服支援疫情一线。而生产线改造、员工工资等,全部由水星家纺“买单”。
“由于春节没有停工,目前企业生产基本平稳。670多名一线员工已全部到位,物流也运转起来了。”水星家纺副总裁梅山标表示,公司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生产进度。
58个城市、200多个客户、600余万元物资,这是麦迪睿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春节以来,争分夺秒向全国各地的“供货单”。所涉防护物资包括口罩、丁腈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消毒液、防护服等。当时正是各地医院物资最紧缺之时,集团紧急成立疫情物资调配小组,利用海外资源优势,全球撒网扫货,期间过程一波三折、异常艰辛,至今仍令集团董事长尹建刚喟叹。
如今,公司基本全面复工,整体运营平稳有序。尹建刚介绍,公司270名员工中,90%的上海员工已到位,除湖北外 80%外地员工也已陆续到岗。为应对复工,集团制定了包括积极筹措防疫物资、错峰就餐、定期消毒、岗亭测温等多项防疫措施。(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