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通讯员 李兆敏 陈俊喜)12月12日,包括聊城在内的晋冀鲁豫4省跨地区15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经验交流会在市会议接待中心举行。交流会上,晋冀鲁豫4省跨地区15市签署了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表决通过了《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协作章程》。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聊城市政府等领导致辞、讲话;举行各市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经验交流;表决通过执法协作章程,签署合作协议;进行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研讨;协商下届主办城市并交接。
15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协作的主题是“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区域经济”。对协作区域内普遍存在的典型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各协作方可统一展开行动,组织人员在各自区域内实施集中打击。刚刚签署的《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明确,本阶段合作期限为6年,自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于跨省、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假冒商标、专利、地理标志案件和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线索,各协议成员单位应及时互通共享调查取证等执法办案相关信息。
据了解,2011年,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会议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山西省长治市、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菏泽市、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五市知识产权局通过了《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章程》,共同签署了《晋冀鲁豫四省跨地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合作协议》。原聊城市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加入该联盟,目前该联盟已发展到15市,加强了跨地区执法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为权利人开展跨地区知识产权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根据联盟章程,每年召开一次执法协作会议,按晋冀鲁豫四个省的顺序轮流由一个城市承办,聊城市在2019年承办该执法协作会议。